累得喘了半天,坐在地上指着这些宝物痛骂:“不义之财!高诫这孙子才来长安几年,怎么存下了这么多宝贝?他是真该死啊!”
老李也皱紧眉头,满怀愁绪:“要是韩国的上官都是高诫这样的人,那这韩国如何能守得住?”
他们在雍国待了多年,都十分清楚,雍国的上官并不是这样的。
雍国的先祖自百年前便任用公孙鞅锐意改革,至今雍王仍视军功与治世之才授予臣子爵位,给予封地,就算是王侯将相的儿子,所能享受到的也就是更好的学习的机会。
如果这些功臣子侄一点能耐没有,也难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富贵,几代之后阶级便会滑落。
相反,六国中有才能却出身卑贱的士子都因为雍国招贤令中“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八个字纷纷来到长安,竭尽所能地为雍王献强国之计。其中有不少能人异士都出自韩国。
这样的情况,韩国到底拿什么跟雍国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