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朔推广华夏文字非常有益。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
宋朝的士大夫和明朝的士大夫,还是有些不同的、
明朝的士大夫,贪污腐化,自私自利,让朝廷连税都收不上来,就是纯纯的废物。
大宋的士大夫虽然有种种缺点吧,但是,行政能力没有退化,最擅长的就是聚敛之能。
南宋虽然富庶,但这些官僚能以华夏的半壁江山,为宋朝每年榨取过亿贯的财政收入,简直让赵朔叹为观止。
还有,宋朝行“强干弱枝之策”,精锐部队都在京师以及边境。宋国民变虽多,但大部分民变能被宋国的地方官限制在一省的范围内,也真是颇有镇压之能了。
另外,这些人对信仰任何宗教之人,都毫不手软。
在北宋时朝,和尚道士还有种种特权。
但到了南宋,和尚道士们虽然能免人头税,但仍然要交交田赋和助役钱(交钱免徭役)。到了朝廷财政困难的时候,官员们甚至要和尚道士交“清闲钱”,连人头税都换种名目收回来了。至于什么“和买”“和粜”等其他搜刮和尚道士的手段,也层出不穷。
他们就像是一台台无情的税收机器,从南宋的所有百姓身上,榨取了如山似海的财富。
当然了,如此海量的财富收上来之后,又会被大宋的冗兵冗官冗军,乃至于士大夫们的中饱私囊,完全消耗掉了,根本就没用对地方。当真是“取之尽锱铢必,用之如泥沙。”
赵朔决定,把在西方对他们进行限制使用。
从原则上讲,他们只能管收钱的事儿,不能管花钱的事儿。只许管理异族,不能管理华夏人。
让他们把这番聚敛和镇压之能,用在异族的身上吧!
既能减少异族的人口,又能为赵朔的开疆拓土积攒大量的军资,何乐而不为?
如果他们能将这些异族,管理成一群尚文轻武的沉默羔羊就更好了。
不管怎么说吧,赵朔对江西降官的政令一出,产生了极好的效果。
对于大多数士大夫来说,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官,当哪里的官,给谁当官,完全是无所谓的。
再说了,人家赵朔手底下的进士们,也有很多是去西方做官啊!不算委屈他们!
那些有追求的士大夫,更是想在异域建立自己的功业。
赵朔大军开进江西,在这些地方官员的配合下,均田之事进行的非常顺利。
此事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归降。
本来,对于余玠和赵范、赵葵等人来说,直接背叛大宋,真有些抹不开面子。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