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牧奴”。
他们和金中都那些“匠户”一样,没有人身自由,专门为金国朝廷放牧。日常需要的衣料、粮食,都是官府供应。牧场,以及牧场里的牲畜自然也不是他们的私产,而是金国官府所有。
如今全成了赵朔的了。
现在桓州牧监,只剩下七万四千多匹马,六万头牛,以及十七万只羊。
这还是多得呢。
抚州、昌州不是赵朔攻打下来的,那些牲畜已经成了其他贵人的战利品,全部被拉走。
赵朔这才发现,自己之前估计的有些乐观了,恐怕两三年内,抚昌桓三州的牧监,都需要他的贴补。尤其是第一年,估计三州农业税的三成,得贴补到这三州的牧监里。
不过没关系,来日方长嘛。
当初金海陵王南征宋国失败之后,全国牧监内只剩下了一千匹左右的战马,还有九十匹骆驼。但仅仅过了二十六年,就达到了马四十七万匹,牛十三万头,羊四十七万只。
现在赵朔的起点,比那时候的金国强多了。
赵朔估计,如果好好经营,三州牧监用不了五年,就能恢复旧观。
金国在三州牧监内能养这么多匹马,说明他们为牧监定的各种规矩是非常科学的,赵朔并不准备进行大的改动。
他只是调了两百多人,去呼伦贝尔赵朔所建繁育优良战马的牧场,和那边交流经验,然后再看看这两边的牧场有什么规矩是需要变动的。
另外,赵朔安抚了一下桓州牧监的人心,让他们把一半的牲畜,送到抚州、昌州去。并且承诺,这些官员、牧户的待遇,金国朝廷怎么给他就怎么给,不会打半点折扣。
如果干的好了,还会给予奖励。
非但如此,赵朔还给桓州的那些“牧户”们,画了一个大饼。
那些“牧户”,不但只能在牧监内干活,没有什么人身自由,而且他们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可谓一时为奴,终身为奴,子子孙孙不能翻身。
赵朔宣布,只要这些“牧户”兢兢业业为他服务二十年,就可以算作牧场工人了,来去自由。非但如此,这二十年内,他们的儿子,也是可以做别的职业的。
如果他们服役不到二十年就去世了,那让儿子把剩余的服役年限补足后,依旧还他们自由身。
“多谢驸马的大恩大德!”
“愿为驸马效死!”
“俺别的不会,就会养牲口。驸马你你放心吧,俺明年养那些牲口,保证不但得个个膘肥体壮,还得多下崽!”
“我要在家里立下长生牌位,子子孙孙记都记得驸马的大恩大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