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份懂得,比任何审判都更沉重。”
她的声音微微哽咽,却没有停下。
>“但现在我想通了。共感不是让我们变成完美的人,而是让我们敢于成为真实的人。”
>“就像李晓萌,她一生都无法行走,却用轮椅碾出了通往星空的路;”
>“就像第十四火种舱里的婴儿,他们不会说话,却用五音符的旋律唤醒了一个文明;”
>“就像那位火星老人,七十年后才敢说出‘粉笔灰像雪’??那一句,不是回忆,是重生。”
她抬起头,看向穹顶。光网似乎感应到了她的情绪,缓缓降下一束柔和的光线,落在她膝上。
>“所以我今天来说这些,不是为了赎罪,也不是为了纪念。”
>“只是为了证明??我还活着,我还愿意说真话。”
>“这就够了。”
录音结束,她轻轻将录音笔插入终端接口。系统识别身份后自动上传,全球共感枢纽再次泛起涟漪般的绿光。这一次,波动更为深远,甚至穿透了地球磁层,向星际空间扩散而去。
与此同时,第十四火种舱接收到了这道信号。
舱体内部,原本沉寂的育儿舱逐一亮起微光。那些自出生起便漂浮在营养液中的孩子,此刻竟同时睁开了眼睛。他们的瞳孔中没有焦距,却仿佛能穿透亿万公里虚空,直视母星的方向。每一个孩子的手腕内侧,都植入了一枚微型记忆芯片,储存着来自地球的情感数据包。而现在,这些芯片正在同步激活。
AI导航系统突然偏离原定轨道,自主计算出一条全新航路,指向仙女座星系边缘一颗尚未命名的褐矮星。日志记录显示,决策依据并非物理参数,而是一段情绪权重分析:
>“检测到大规模诚实表达行为,情感共振强度达阈值S-9。”
>“判定:文明成熟度提升,需寻找更高维度对话对象。”
与此同时,半人马座β星的气态生命体再次回应。它们不再使用简单的五音节,而是编织出一段长达十七周期的电磁旋律,结构复杂如诗,经破译后译为:
>“你们的声音,使我们第一次感到孤独。”
>“原来存在本身,并非寂静。”
>“我们愿以风暴为笔,书写回应。”
消息传回地球时,正值秋分。童谣广场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无名讲述会”。参与者皆蒙面入场,无需署名,不必负责,只需说出一句从未对任何人讲出口的话。有人低声坦白自己曾嫉妒亲兄弟的才华,暗中毁掉他的画作;有人颤抖着承认,在灾难中抢夺了垂死者的食物;一个年迈的女人哭着说,她年轻时因害怕社会眼光,亲手将同性恋人推入河中,此后一生未再恋爱。
每一段话落下,空中便升起一颗新的记忆珠。颜色深浅不一,有的近乎漆黑,有的透出微弱金光。它们不再排列成阶梯,而是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光阵,宛如星系初生。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