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道,“同志,你跟于处的车,他那车宽敞。”
那男子点了点头,看着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车队出发。
路上,坐在副驾驶上的于峰回头说,“你好,我是海参崴国安局反谍保卫处处长于峰。”
那男子说,“你好,我是709所的,我姓黄。”
“黄工你好。”于峰点头。
黄华一愣,说,“你怎么知道我是工程师?”
于峰笑道,“看着像。”
黄华一笑,没有再搭话。
于峰也没有再找话题。
等车队进了造船厂,于峰问,“黄工,送你去哪?”
黄华说,“总工方一阳院士的办公室,我跟他约好了。”
“好,先去老机关楼,其他人护送车队到船坞。”于峰干脆利落地道。
很快就把黄华送到了老机关楼。
于峰让其他人在楼下等,他亲自把黄华送到了造船厂总工程师方一阳院士的办公室。
让于峰惊讶的是,方一阳院士好像早早就在办公室等着了。
“小于啊,辛苦你了。”方一阳笑着和于峰握手。
于峰说,“方总,这是我应该做的。”
黄华说,“于处,谢谢了。”
“不客气,你们忙,我先走了。”于峰笑着转身就走。
到了楼梯口,于峰转弯的时候往方一阳办公室看了眼,看到黄华很警惕地四处张望着。
他的心情一下子凝重起来。
黄华带的那个密码箱里,一定是非常绝密的材料,而直接交给方一阳的材料,大概率是新式舰艇的技术资料。
许多人以为,重要材料动不动就空运、专人护送什么的,实则不然。于峰干这行这么多年,非常了解一个道理,往往最不起眼的方式才是最稳妥的。
同车的旅客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高度近视的男子,随身带着的密码箱里装着的是绝密材料。
方一阳办公室里。
他给黄华到了一杯热水,说,“先暖和暖和身子。”
黄华把眼镜摘掉,揉了揉眼睛,他不是近视眼,而是特意如此打扮的。
他拿出钥匙把手铐解开,把密码箱放在桌面上,低声说,“方总,用三号密码。”
方一阳立即从抽屉里取出一本书,按照三号密码的规则翻了翻,找到了对应的数字。
随即,他在键盘上输入密码,黄华用物理钥匙插进去扭开,密码箱这才打开。
里面满满当当装着技术图纸。
黄华说,“093型攻击核潜艇的设计图纸……”
楼下,于峰没有马上上车,而是在车边拿出烟来点了根抽起来,思索着这个突然出现的黄华。
709所是专门搞核潜艇设计的,别无分号。
阿库拉级的501艇刚刚进厂接受新式消声瓦的改装,709所的人后脚就过来了,而且带了一个密码箱。
于峰甚至不用去查,也知道密码箱里的肯定是设计图纸。
会是什么技术图纸呢?
应该不是阿库拉级的,因为海军造船厂已经有了,而且船厂里有很多入了东大国籍的原苏联潜艇工程师,他们对阿库拉级熟悉得很。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是新式核潜艇的,一定是!
特种消声瓦、新建封闭式潜艇干船坞、709所工程师抵达,这一系列动作都指向了深海计划。
搞清楚技术图纸的情况不难,海军造船厂只要开建,就一定会让于峰他们的国安部门负责安全保密工作,这是一定的。
问题在于,应该怎样搞清楚那个神秘的深海计划呢?
于峰一时半会没有头绪。
但他并不着急。
一根烟抽完,于峰上车,说,“去船坞。”
“是!”
车子开到船坞这里,工人正在往里面搬运消声瓦。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