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林罗恒说,“而且Gtd-1250的设计单位在列宁格勒,都是俄罗斯的重要城市。”
苏联是一个联盟,是由15个国家组成的。
阿富汗战争、粮食危机、远东战争,这么一折腾下来,原本牢固的联盟,已经出现了间隙,这一点,在远东战争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俄罗斯是主体,所以,在该国境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军工厂什么的,合作这方面都很难谈。
反之,位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就好谈多了。
到底是一个草台班子。
动用非常手段和卡卢加发动机公司合作,风险非常大,因为会有影响当前两国关系的可能性。
李干必须要衡量其中的得失,或者,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良久,李干说,“这事不能完全按照黑海模式来,咱们得悄悄地进村。”
林罗恒低声说,“你是打算以黑海模式的合作作为掩护,把Gtd-1250技术的转移放在暗地里来进行?”
李干点头,“对,要做到最隐蔽。关键在于,要把卡卢加厂的领导层给谈好。老林,这事得你来办。”
“好,我责无旁贷。”林罗恒毫不犹豫地说。
李干说,“我让陆近山全力配合你。卡卢加是生产车用发动机的,他们没有什么合适的产品用于轿车,倒是载重车用的产品有几款不错的。”
他回忆了一下,说,“绵汽厂改制了,改成了集团公司,他们以前的军用特种车车间改成了军用车辆公司。”
“我记得他们搞了一个叫做岩石牌的军用轮式平台,订单很多。我让他们联系你,你可以用绵汽集团的订单去和卡卢加厂谈。”
林罗恒对国内汽车产业不了解,他提醒道,“阿干,卡卢加厂要的是外贸订单,他们要的是美元,咱们的汽车出口国外的比较少。”
李干笑道,“他们的产品卖到咱们东大,不就是外贸么?再说了,绵汽集团也有不少出口订单,只要他们的产品符合要求,是可以装车的。”
林罗恒拍着脑袋说,“对对对,我们买他们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就是外贸,我这脑子没转过来。”
李干说,“卡卢加发动机厂有不少好东西,我派两名工程师给你,你好好地挑选一下。这些东西咱们不要,回头还是肥了欧美国家。”
最后一句话林罗恒不明白,不过,他明白李干的意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对于苏联的未来,李干也拿不准了。
当前苏联的情况变化巨大,按照巴里亚现在的改革进行下去,苏联搞不好能够避免解体这个结局。
但是有一点,苏联的实力大不如从前是肯定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人认为,巴里亚解决不了苏联根深蒂固的问题,但同时认为苏联不会有更大的问题。
没有人想过这个庞然大物会解体,哪怕是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甚至在解体的那一刻,美国人都仿若在做梦。
实在实在是因为苏联的军事工业太强大了!
饶是李干,都坚定地认为,在军事工业上,冷战期间这两个对手,更胜一筹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
两大阵营最后呈现出来的成品,之所以后来人任务美国胜于苏联,一来是因为技术路线不同,二来是成王败寇!
从军事技术的角度来看,双方的思想也是完全不同的。
世界公认的强大海军必须要有强大的航母,这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苏联人偏偏不信邪,愣是发展出了强大的核潜艇部队和强大的水面反航母舰队,让美国佬心惊胆寒!
谁想过去发展200节的鱼雷?
苏联人不但想了,而且做了,并且做成了!
水下航速200节,即时速370公里,最大射程12公里!
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
要知道,各国普遍采用的鱼雷,其航速极少有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