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自己的毕业作品可不止《恰同学少年》。
还有电影的《活埋》。
这部电影就相当的简单,拍起来可以说非常的容易,请几个配音演员,摄制组,道具组,然后就能完事儿。
主演就是自己一个人。
而此时此刻,有趣的地方还在于,宁皓和黄博那边的小插曲,《癫狂的石头》已经开机了
男主角是黄博。
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个异类。
可以说这些年的展下来,李轩是进步度骇人听闻,那火箭度无比震撼。
那黄博就是真正的看走眼了。
选择当初放他进表演戏,还是沾的李轩的光,如果不是因为李轩的话,这货直接就是一个配配音系。
结果没想到这么一个“弱者”
。
在这个时候却是资源最好的那一批,从《民工》到《石头》。
真正的逆袭崛起。
越极限。
逆袭崛起。
今年的北电,话题度和传奇度都是十足的。
而作为引荐给刘得华的人,而且还是拿自己的“自由”
来担保,李轩就享有和导演同样级别的分成。
也就是百分之五。
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同时拥有一半的著作权,毕竟这一部电影的剧本,也是两人商量出来的至少宁皓是这么觉得的。
接下来的路径就很明显了。
去拍《活埋》。
然后去釜山电影节,之后直接《恰同学少年》。
“那你都自己拍作品了,对于外部企划的邀请?”
“还是接着呗,我的剧本不是无限的,就好像外面的好剧本和好角色也不是无限的一样”
面对魏明的问题,李轩顿了顿。
“当然,如果有好公司给我剧本让我拍戏的话,那我也不会拒绝就是了。”
魏明也很清晰。
“那也得是等你的作品得到证明,真正的演员和导演的双重标签,都在身上才有可能。”
对于李轩的决定不贬不褒,没有无限的信心和吹捧,只有冷静的分析。
他越来越像一个经纪人了,一个金牌经纪人,让李轩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这一点就确实如此。”
以导演的维度来看,自己可还是初出茅庐的类型。
哦不对,演员这一点也是,李轩可就清晰的很。
说来也是好笑。
什么四大小生,四大小花,都是些烈火烹油的称呼,在真正的大明星大咖子面前,无非就是小孩子打闹,年年一换,年年都有,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去何处。
那些真正的大明星,
和那些真正的常青树比起来,小生还是太小了。
可以说现在作为演员,在自己上面顶着的就是96级那一批,但在96级那一批顶上顶着的难道就没有吗?
自然是有的呀。
同样有压着他们喘不过气的人在。
就像那些没有什么年轻人敢染指的历史大戏每一步都能够霸榜,那年轻的演员可不敢染指这些大戏的主要角色。
就算进了大戏也是当陪衬的份儿。
甚至连当陪衬都是一种荣耀当这份荣耀感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了自己处于低的位置了。
李轩就清醒的很,虽然自己落后于那些小生,但自己肯定不能以他们为锚点目标,自己作为演员的锚点,应该就是成事龙,周星星的那个级别的‘影响力’,梁家晖陈道铭那个级别甚至更高的‘演技’。
影响力和演技的综合体,才是真正的‘巨星’。
这些就需要有足够的剧本和作品去喂没有哪个大明星不是一部部作品喂出来的,没有足够优秀的作品来喂,那就是空中楼阁,点名后资本时代的一些小生小花们,作品一问是没有的,咖位一问是一线一线的,奖项一问是一大堆的,片酬一问是高昂的,钱包一看是干瘪的,就是资本冷酷的洗米机器。
导演,演员,这两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