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从学徒做起。
沈思音提醒道:“卫东,去了京城,不仅保胎要花钱,生活成本也会提高,钱得带得充裕一些。”
陈卫东笑着刮了下沈思音的鼻子。
“等到了京城,岳丈欠我的嫁妆也该兑现了。”
沈思音并不想现在就卖身价的古董。
国家现在的经济不行,再好的古董也卖不上价。
等到了八九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价格最少能翻四五倍。
要是运气好,翻十倍都有可能。
她拉着陈卫东的手轻晃。
“卫东,现在国家抓的严,越贵的东西越不好出手。我爸答应给的嫁妆,你先拿到手,暂时别卖,我爷爷留下来的都是好东西,贱卖不划算。”
陈卫东知道沈思音没说错。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后,连典当铺子都没有了。
若想私下卖货,就只能去黑市。
不仅卖的价格低,货还有可能被抢。
他点了点头,“行,听你的,先从家里拿点钱用着。嫁妆等时机合适了再卖。”
说完,他替沈思音掖了掖被角。
“我去借拖拉机,明天一早就去京城。”
***
兴国农场。
张曼丽收好回城的资料,将孩子哄睡着。
她把所有的吃食集中在一起。
腊肉还有两三斤,腊肠两小节,新鲜的冻鸡还有一只半,野兔肉能炒一盘。
埋在沙坑里的青菜萝卜土豆,有不少。
还有晒干的野菜,腌制的咸菜。
米面更是能吃上两三个月。
这些东西,张曼丽都带不了,一会分给帮衬过她的村民。
只需留一点明天的早饭和午饭就行。
她各种菜都挑了一些,拿去厨房,准备晚饭。
菜还没准备好,帮衬过她的村民就陆陆续续来了。
几乎没人空着手。
大家都将自家最拿得出手的菜带来了,还自带口袋。
张曼丽看到后,哭笑不得。
“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