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益劳动,如修桥铺路。
每个职责后面,还附带了具体的考核指标。
比如县令需确保全县年度粮食产量不低于上年,若出现减产,需提交书面说明,查明原因。
里正需确保本村户籍无遗漏、无错误,若发现漏登或错登,将予以追责。
这份“权责清单”让句容县的官员们既困惑又紧张。
困惑的是,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详细的职责划分,以往“一人多职”“权责交叉”的情况被彻底改变;
紧张的是,清单里的考核标准清晰明确,一旦未完成任务,就会被追责,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混日子”。
杨士奇在会上强调:“陛下推行此改革,并非要为难各位,而是要让各位各司其职,把事情办好。
只要各位尽职尽责,不仅能得到朝廷的赏赐,还能造福一方百姓,这才是为官之本。”
为了确保“权责清单”落地,陈林还安排了现代行政人员入驻大兴县,协助当地官员梳理工作流程,比如教他们如何建立“文书档案制度”。
如何制定“工作计划表”,将每月、每日的工作列出,确保任务有序推进。
起初,大明官员对这些“新方法”很抵触,但在看到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比如以往需要半个月才能统计完的户籍,现在三天就能完成,逐渐开始接受.......
第二步:建立“监督机制”,打击贪腐。
旧明行政体系的一大顽疾是贪腐,朱元璋深知这一点。
他在位期间曾大力反腐,但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贪腐问题屡禁不止。
这次穿越,带回了现代的“监督理念”,与朱元璋一起设计了“双层监督机制”。
第一层是“内部监督”。
改都察院,各地提刑按察使司为“监察部”,独立于六部之外。
由铁铉担任第一任监察部部长。
监察局的官员直接对朱元璋负责,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
这看起来好像跟原先的都察院差不多,但内在核心已经变了。
比如外部监督。
开放“百姓举报渠道”,初期试点是应天府下辖每个县、每个乡里都设立“举报箱”。
鼓励百姓举报官员的贪腐、失职行为。
为了消除百姓的顾虑,还可以规定:凡举报属实者,将给予奖励。
若有人报复举报人,将从严惩处。
同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