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部族所在的山林,都像鱼进了水,再难抓出来了。
大长和国就这点不好,山林实在太多,到处都是山丘和树林,白部的勇士大军一溃散,顿时就像散到了沙子里的碎石子,难以追踪。
接连丧父丧兄又丧子的痛苦,令董氏长公主憋了一口气,硬是带着人手往南追了二十里地,将气红了眼又没有自知之明的高统领大卸八块,才肯罢休。
字面意义上的大卸八块,一刀抹了对方的脖子还不解气,董氏长公主还将这位连名字都不为她所知的统领的四肢、手足都砍了下来,丢到了江中喂鱼。
俘虏来的白部勇士她甚至没有考虑编为奴隶赏赐,而是直接下令处死,不论男女老少。
这次的战场是剑南道的南边,一个叫马湖部的地方。
马湖部属于剑南道,也在唐仲甫的治下,对唐门很是忠诚。
这次白部北上,打到马湖部时,唐门来援纵然及时,却也只能护着马湖部部族族人北上,根本守不住马湖部这个地方,导致马湖部也是损失惨重。
很快,战后的董氏长公主并未选择乘胜追击,而是征用了马湖部的草场,带着禁军在马湖部这边扎下大营。
因为这件事,马湖部当晚就吵翻了天。
老族长坚持跟随唐门,而当时临时带着青壮勇士编入董氏长公主手下的大军的年轻代族长则认为这是效忠王室的大好机会,说不定长公主会赐给马湖部更好的草场和更肥美的土地,到时候还用得着在唐门的手底下讨生活么
两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到最后,年轻的代族长干脆振臂一呼,带着上百马湖部勇士离开了马湖部,收拾了皮甲和骨矛,去了董氏长公主的王帐大营。
没错,就在大败白部的当天下午,董氏长公主称王了。
董氏长公主的闺名无人得知,不过对外,她宣称自己为老大长和国王的长女,名讳振云,因父兄皆亡,临危受命,自封为新的大长和国国王——一位新的女君。
很难说这个“振云”的名字是不是突然取的,毕竟大长和国王室所直接控制的地区,一直被称为云地。
不过,董振云称王之后,连着十几日,都有不少部族闻风过来投奔,其中甚至有越过白部打下来的大片地区的蒙舍部等昆弥川众部族。
在第十五日的时候,南边也传来消息,白部和黑部闹了矛盾,两部分开各自为政,一个自立为昆弥国,另一个自立西畴国,至此,不算唐仲甫这边独立出来的剑南道,整个大长和国彻底分裂成了三个国:大长和国、昆弥国和西畴国。
其实大长和国内乱的事,早半个月就传到了南楚国的耳朵里。
但当南楚国皇帝想插手捞点好处时,正赶上听说那位支持某个部族起事造反的“白神”,被唐门请去的“白石仙人”给杀死了。
这么一耽搁,南楚皇帝哪还敢轻举妄动,只能派人不断打探大长和国的消息,却并不敢真伸爪子做什么。
然而,被他所忌惮的张承道,还真不关心大长和国闹成什么模样。
至少只要不是再出现有修士或疑似修士的存在兴风作浪,他就懒得插手这种地方土著的政权,免得打乱社会发展进程,最后吃力不讨好。
倒是何禹,忙得已经半个月都没睡觉了。
尽管他作为一个“鬼”,其实并不需要睡觉。
除了忙着处理阴界的事,不断和日游神(黄鼠狼妖)配合轮流抓新贵鬼,他还要抽出时间去编撰《蕴魂功》。
考虑到这个世界还处于灵气复苏的阶段,原版的《蕴魂功》中,许多地方都不适配,所以何禹就算真能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整本功法,也得修改一番。
更别提他又不是魂修,根本默写不出来整本《蕴魂功》!
因此,新的“《蕴魂功》”除了修炼的路数是脱胎于原版的《蕴魂功》外,其实和真正的《蕴魂功》就是西红柿和红苹果的区别——除了都是红的(都是魂修的功法),没有半毛钱关系。
也正因为这,何禹专门根据自己编撰的这本功法的修炼方式和特色,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