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甫嵩作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名将,用来剿灭黑山贼显得朝廷太不自信了,这会给人造成一种大汉只能依靠皇甫嵩来解决黑山贼的印象,好像大汉没有其他人能够领兵。
其二,皇甫嵩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连续两年都让他在战场上操劳终归还是有些不妥的,恐伤元气,未来北伐鲜卑他还得继续出力呢。
其三,刘辩觉得皇甫嵩不够激进,担心他对黑山贼的处置太过保守。
山匪,任何时候都要剿灭!
但皇甫嵩有时候过于优柔寡断了,难免还有些妇人之仁,因此刘辩选择派出董卓。
嗯……若是刘辩对于皇甫嵩“妇人之仁”的评价被凉州豪族和羌胡听到,没准会忍不住骂娘。
谁妇人之仁?
皇甫嵩?
是谁在凉州一连筑造了七、八座京观的!
你说皇甫嵩妇人之仁?
但相比董卓,刘辩只能表示,皇甫嵩这个激进派还是太保守了!
你皇甫嵩再激进,和敢一把火烧了雒阳城,还掘了大汉历代帝王陵墓盗取里面财宝的董卓比,也配称激进?
当然,这不过是玩笑话。
皇甫嵩的用兵更偏向煌煌正道,更擅长的是正面作战,也的确会顾及到山上的老弱妇孺不好施展许多手段。
但董卓没有那么多束缚,也没有太高的道德底线,不会顾及山上黑山贼家眷的那些老弱妇孺,什么阴毒的手段都不介意使上。
从贼的老弱妇孺,也是贼!
凭什么他们享受了家里作为贼人的丈夫、兄弟、儿子为他们劫掠来的利益,却可以不承受那份作为罪责?
这不是小偷小摸的窃贼,而是叛国劫掠百姓的叛贼!
刘辩不是没有给黑山贼从良的机会,宣布了对昔日加入黄巾军的百姓既往不咎,只要安心回到籍贯所在地,重新在户籍上登记造册便赦免罪行。
如果没有田地,官府还会发放足以养活这一户人的土地,甚至为了鼓励流民归乡,朝廷还会负责路途的饮食并给予归乡后半年赋税的免除。
这件事在冀州、幽州、青州和豫州等受黄巾军荼毒较严重地区都得到了很好地落实。
但既然贼人不愿意从良,那也怪不得刘辩残忍。
甚至于若不是放火烧山实现不了烧掉整个太行山脉的目的,刘辩宁可一把火连人带山烧干净了事。
对黑山贼的残忍,何尝不是对冀、并、三河百姓的仁慈呢?
硬生生拖着,为了号称的“百万人”,而伤害剩余四千九百万大汉子民的利益?
若是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