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崔烈安排的护卫拼死相救,崔钧早已殒命。
但即便如此,崔钧身边的族人书信中也表示,箭和刀口虽然并未涂毒,但崔钧仍然昏迷未醒,尚未脱离危险。
受刀兵之伤后的昏厥,崔烈自然明白那是为何昏迷。
但他并无什么良方,廷尉府大狱平日里受刑的囚犯有多少人死于伤口感染,而大汉的边郡每年又有多少人死于伤口感染,这死亡率有多高崔烈是再清楚不过了。
换言之,他这位河北名士之首、当朝三公之一的司空,可能会因张延的愚蠢而断子绝孙!
于博陵崔氏这般源远流长的世家而言,让人断子绝孙,乃是不共戴天之仇!
若当真只是正常的交战,力战不敌败北,致使崔钧遭逢不幸,那崔烈恨的只会是黑山贼张燕。
但彼时众人皆反对深入太行追击,连他这不谙兵事之人都知这种情况下循穷寇莫追。
可张延这蠢货,竟为一己仕途深入太行山脉追击,将他可能会成为独子的幼子置于死地。
如此崔烈焉能不恨张延?
而崔烈身为前任廷尉,对国法更是熟稔于心,按照律法张延受斩刑是必然的!
“朕深恨张延此人,本以为将冀州交予张延治理,不说平定黑山贼,至少不至于此,他可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是朕信错了人!”
刘辩的语气中也充满了厌恶,恶狠狠道:“朕欲罢之,押入槛车送回雒阳,待秋后弃市斩首!”
对于天子的决议,众人也都没有反对。
张延算是让天子记恨在心里了,对于这等无能之人,众人也都没有什么好感。
唯一能值得让人求情的,便是他留侯之后的身份。
但留侯之后,又不止他一人!
张延不过是留侯后人的河内郡分支罢了,在蜀地自创五斗米道的张道陵还是连孝和皇帝都认可过的留侯嫡支的八世孙呢!
前年二十岁继任五斗米道天师的张鲁还在其母的辅佐下,率领五斗米道教众参与了益州刺史赵昂平定黄巾之乱的战事,难道留侯还差张延这样一个无能的旁支子孙传承血脉吗?
确定了对张延的处置后,话题自然转到了黑山贼的问题上来了。
尚书仆射羊续微微蹙眉,他明白天子是决心清剿黑山贼,但朝廷动兵耗费巨大,但羊续还是斟酌着开口劝说道:“国家,如今大汉正需休养生息。臣以为,暂不宜动兵戈,可否……先行招安?”
对付匪患,别说大怂这个非大一统王朝,即即便是武德充沛的大汉、大唐,也往往会做出招安的抉择。
不是朝廷畏惧这些山匪的实力,而是得不偿失。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