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诸位修士前来登记的次序递进,其后再想到陆城神君面前论道,便要在泰岳峰下的小论道中取胜,才有资格。
同时,太清宗本身就号称道论第一,太清宗本宗修士,哪怕眼热泰岳峰顶的那些灵丹宝物,也不会在法会一开始时,便登台论道,消耗自家修士心力。
太清宗的道论高手,往往会在法会的中末期,加入论道,在小论道中战胜各方挑战者,再前往泰岳峰与陆城神君论道,若是败了,自然没什么可以说的,若是胜了,陆城神君这可是斩首求道,本宗修士自然不会让神君斩首,而是取走一件宝物,双方便是两相得益,甚至神君还要承你人情的。
一日,两日,三日…十日,十一日,十二日…
时光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与智慧的闪光中飞速流逝。
阴阳法台之下,来自天地各方的修士越聚越多,云海之上,仙禽瑞兽盘桓倾听。
无数修士在聆听中豁然开朗,瓶颈松动,甚至当场法力境界突破者亦不在少数。
这些修士对阴阳法台上那道身影的敬畏之情,也从对其修为的仰望,彻底转变为对其智慧与道行的由衷折服。
这也是太清宗道论第一的可怕之处,道论是可以客观提升修士道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整十二日过去,前六日陆城是直接给出三个题目,邀请众修论道。
后面六日,便是陆城神君先出一题,登台论道者后出一题,最后陆城神君再出一题的模式。
可以保证论道始终处于,主办方最为擅长的道法范畴之内。
渐渐的,登台论道者数以千计,其中已经开始不乏太清宗内成名已久的元神长老、其他大派的宿老,可是竟无一人能真正撼动陆城分毫。
这个道人始终如亘古磐石,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最后甚至有数位返虚修士亲至,只是这些地仙界名副其实的高功,最好的战绩也不过是在自己的论题上战胜陆城,却是一胜两败,在总体论道上输给陆城。
陆城修炼道家变化飞升术、他的不死之身已经小成,这是地仙界也数万年未有人修成的大神通术,在这个领域,便是返虚修士也难论败他,除非有哪位数万年前的老不死出世,但那种等级的修士,恐怕也看不上陆城此次给出的这些东西,更舍不下这张面皮。
那三排悬空的金色道文,随着时间推移光芒愈发璀璨,仿佛吸收了无数论道者的智慧精粹。
峰顶的气氛,在第十二日夕阳西下时,变得微妙而凝重。
陆城陈列的诸多灵物珍宝依旧光华夺目,那“斩首”的赌注,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可能。
泰岳峰上上下下,许多修士汇聚,心情复杂。既为地仙界出了这样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而与有荣焉,又隐隐感到一种失落与压力。
难道,真的无人能驳倒他?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