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稳了稳军心。
这次停刊的事儿,算是作协内部对江弦和王濛的一次反击。
以江弦和王濛目前的力量还没办法抵挡这次反击的攻势,当然,他们也不可能毫无对策。
于是江弦拿出了这篇准备已久的《你别无选择》。
文学界的事儿,就用文学的方式来解决。
这篇极富迸发力的小说,任谁都能看出,江弦这是竖旗插帜,摆开擂台。
简单来讲就是,现在谁也别在暗处算计了。
文以载道!
你们既然觉得我们的道路是“错”的,那我们就拿出“错”到极致的这篇《你别无选择》,让整个文学界来共同讨论,究竟谁对谁错。
“让你写的东西呢”朱琳抱着江年年,一见着朱虹就朝她伸出手。
“我写了。”
朱虹一脸无奈,从包里取出一篇稿子,“你看看怎么样”
“年年,先跟着小姨。”
朱琳把怀里的小小陛下递给朱虹,自己扭头捧着朱虹的文章仔细读了起来。
她素来热爱文学,近段时间没少读到报刊上对《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的批评。
在朱琳看来,这些文章已经脱离了批评的范畴,完完全全就是诋毁。
说《你别无选择》是“垮了的一代”的文学,通篇都是形式狂欢与价值虚无。
说小说创作存在误区,是对西方文学思潮的拙劣模仿,用一些音乐术语堆砌障眼法,来掩盖叙事逻辑的混乱。
说这样的小说能发表,足以见现实主义在受难。
更有其者,宣称这篇小说的价值取向偏差恐将误导青年,应该马上封禁。
这可把朱琳气坏了。
“胡说八道!”
“断章取义!”
“大扣帽子!”
京城大妞儿向来敢爱敢恨,朱琳恨不得把说出这些论调的人嘴给撕碎。
当然了,见江弦被批的这么严重,朱琳也跟着着急,她想撰文回击,可她又不是个钻研文学的人。
于是只好找上自己那个北大中文系的妹妹,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到她的身上。
此刻,朱琳将朱虹的文章通篇读个一遍,马上发出了甲方爸爸的不满:
“我感觉写的还是差点意思,缺乏攻击性。”
朱虹挠了挠头,“姐,我写的是文学评论,又不是骂人的话,要那么强的攻击性干什么”
“你俩说啥呢”
刚回到家的江弦,朝着正在密谋的姐妹二人发出了疑问。
“害,没事儿。”
朱琳知道江弦最近忙着文学馆开馆典礼的事情,不想让这种事情打扰他。
“朱虹写了篇文章,我帮她看看。”
“是么”
江弦凑过来,“用我看看么”
“不用了,你那么忙,有这功夫还不如多休息休息。”朱琳帮他脱下外套,体贴的搭在衣架上面。
朱虹见状一阵吃味。
我就很闲吗
忙着准备毕业的事情,还要被你催着写这么一篇文章。
我到底是你妹妹,还是你的丫鬟。
另一边,江弦扫一眼稿子,也大概看明白了这是篇什么文章。
知道自己媳妇心思的他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你别无选择》如今在文学评论界处于一个被批判的位子,这事儿他当然也清楚。
但江弦并不悲观,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一次《你别无选择》这篇小说对文学的意义。
这篇小说的优秀,是广大读者们有目共睹的,难道捂着读者们的嘴就能挡住浩浩荡荡的赞誉
捂的了一时,也捂不了一世。
1985年4月24日。
这一天,沉寂已久的京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