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够他吃一顿全聚德的。
不过一想到,他的这篇《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语言》如果能在《文艺理论研究》上发表,那以后文艺理论领域可就要多他这么一号人物了。
别的不说,就“提出寻根文学”这么一项事迹就够被收录进百度百科的。
“怎么样,新有想法了么?”徐中玉笑着问。
他没抱太大期待,毕竟江弦上一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才刚发表不久,作家写作又不是下蛋,哪有那么快就写出下一篇的。
“姑且有一个想法,刚写了个开头。”江弦说。
“嗯,你先慢慢想,给自己一段整理思路的时间.嗯?你已经写好开头了?”徐中玉一脸惊诧的看向江弦。
“刚写一小段,还在构思。”
“写什么的?”
徐中玉和他打听,“我是江苏人,你那篇《外婆桥》我读过,你用的文字我很喜欢,写的相当的有味道,我都怀疑你究竟是不是京城人,怎么会把上海写的那么逼真。”
“还是有很多地方比较粗糙。”江弦自谦说。
徐中玉也没纠结这个问题,“下一篇也写上海?”
“这次不写南方了,这回写写北方。”
徐中玉听了又觉得诧异。
“你还这么年轻,是怎么写出这么多地方的?有些东西是书上看不来的。”
“书上看不来,不过我以前去过,下乡插队的时候去过挺多地方的。”江弦解释说。
他也不怕徐中玉怀疑,因为他是真去过。
70年代初的那会儿,原身和芒克也就是姜世伟,俩人在白洋淀插队,耐不住寂寞,一块儿扒火车去了挺多地方。
那时候俩人都没钱,连饭都吃不起,天天都挨着饿,但是说一个地方,就不顾一切,往火车上一扒直接就去,也不用考虑什么彩礼钱、房贷、车贷之类的。
“读万卷书,终究不如行万里路。”徐中玉感叹一声,“你的那些阅历,就是支撑你写作的基础,你现在拥有的高度,不是凭空而来的。”
“您客气了。”
“这是实话。”
徐中玉摆摆手,“你这开头,方不方便拿给我看一下子?”
“《文艺理论研究》还能发?”
“这个我们倒是不发。”
徐中玉笑笑,“我不过是很好奇,你这部秉承着‘寻根文学’思路的会怎么写。”
对于任何人来说,命题写作都是很难的。
写作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然而命题写作这种先给你一个框架而后再让你写的方式,就会把这种想象力限制住。
因而很难有作家写好这种命题写作。
这需要在极小的空间里爆发出极强的文字底蕴。
然而这对江弦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系统帮他解决了这个困境。
“之前无意识的用过寻根文学的写法,现在写起来这个,倒是不用摸索着来写了。”江弦把刚写了几页的手稿拿出来。
徐中玉往沙发上一靠,全神贯注的阅读起江弦这篇的开头。
见此情形,江弦便扭过头去做饭。
家里多一张嘴吃饭,就要多出一个人的粮票,不过粮票这种东西江弦屯的很多,之前换侨汇券给他配了3吨多的粮票,到现在还没吃完。
多亏银行给他开了绿色通道,让他自己填写日期,不然现在就是一堆废纸,只剩下一些收藏的价值。
不过普通粮票收藏价值不高,大部分只值几毛钱,基本没人要,比较值钱的是样票,会在票面上写两个红色的汉字——“样票”,还有纸质包装,除非鉴宝直播上有大佬愿意展示,不然普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这种玩意。
饭基本都是现成的,江弦简单一收拾,拌了个芥末堆儿,也就两三分钟。
完事以后他过去喊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