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干事,以后有时间记得常来玩啊。毕竟我们都是年轻人,共同话题比较多,可以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
杨文江笑了笑,“行了,何师傅你回去忙吧,我这也回去了,有空我会过来的。”
何雨柱送完杨文江,就关上门回去做菜了。杨文江到了院子里,看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杨文江无奈地摇摇头,他知道这些邻居们好奇心重,如果不把事情说清楚,他们肯定会一直议论下去。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好了,大家都不要随便乱议论了。何师傅以及家里人都没有生病的,这药材就是来熬酸梅汤的,我检查过了,请大家放心。”
听到杨文江这么说,众人都有些惊讶,但又觉得很合理。用中药材熬酸梅汤这种说法,虽然让人意外,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杨文江接着说道:“以后不要在院子里乱议论这件事了,在背后议论别人本来就不对,你们这还是乱传消息。如果再议论被我发现了,别怪我不客气了。”他的语气严肃,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压力。
杨文江说完,往自己家里走去。大家一看热闹没有了,散开回家吃饭或者换个话题。虽然心中还有些许疑惑,但也不敢再多嘴了。毕竟,杨文江可是四合院里的管事大爷,说话自然有分量。
何雨柱回到家中,许大茂就迫不及待地和他聊起杨文江今天来的目的。何雨柱连忙挥手制止道:“刚才我关门的时候听到了,大家议论得太多了。其实他只是过来看看情况而已,现在大家也都闭嘴了。”
许大茂撇撇嘴,不屑地说:“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他们不好好过日子,却总是喜欢关心别人家的事!”然而,他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爱八卦的人。
杨文江万万没有想到,他第一次参加院子里的活动,竟然不是因为要开什么重要的会议,而是要去搂席。
1954年8月8日,星期天,正好是立秋节气。这天,刘海中为了庆祝刘光天考上中专,特意在院子里宴请大家。没错,时间就是如此巧合。刘海中在接到刘光齐的录取通知书后,立刻就选定了这个日子,寓意非常美好。
在通知易中海和闫阜贵的时候,刘海中还特意强调自己已经请了何雨柱来做菜,这可把闫阜贵和易中海气得不轻。他们心想,不就是请了个傻柱嘛,有啥好炫耀的?
闫阜贵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他决定在8号这天早早出门钓鱼。他才不相信刘海中能把这件事办好,毕竟没有他这个记账的人在,到时候看刘海中该如何收场。
不过,为了给杨干事一个面子,闫阜贵还是安排了闫大妈去帮忙,让阎解成去搂席。他可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而破坏了自己在杨干事心中好不容易树立起的良好形象。
此时的闫阜贵还在幻想着刘海中会如何出丑、如何生气,但实际上,人家杨干事非常自然地接过了这些活计。是啊,如果没有点文化水平,又怎么能够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呢?
另一边,何雨柱也早早地起床了,享受着雨水精心准备的早餐。他一边吃,一边忍不住夸奖道:“雨水啊,你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雨水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吃完记得把碗洗了啊!我要去张晨老师家里学习啦。”她边说着,边提起何雨柱昨晚精心熬制的酸梅汤,迈着轻快的步伐出了门。
何雨柱看着雨水离去的背影,无奈地笑了笑。他快速吃完早餐后,稍作歇息便起身向后院走去。
到了后院,他发现刘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他观察了一下,心中暗自感叹道:“这刘海中还真是下了血本,为了自己的儿子,可真够舍得的。”刘家这次准备得非常充分,看来对刘光天十分重视。
和吴春明、贾东旭几人聊了一会儿,何雨柱便起身开始准备做菜了。如今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无比,刘海中也不想大中午宴请宾客。
不一会儿,刘家陆陆续续地来了不少人,原来刘海中在轧钢厂收了不少徒弟,而他又肯传授真本事,所以大家都愿意与他交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