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那一批。
画出来之后,她和刘工又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拆解和论证,一点问题都没找出来。
刘工坐在办公室里怀疑人生。
怎么有人能有天赋到这个程度呢?
能把理论活学活用到极致,还能发现问题,并在现有理论框架内解决问题。几十年的老技术员可能也做不到这一点。
刘工对元初佩服得五体投地。在随后的研制工作中,不自觉地就把第一工程师的位置拱手相让了。
所以,1.2万千瓦发电机,从一开始事实上就是元初主导的。
她不但能做设计,还能手搓零件,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也不如她厉害,不如她精确度高。
这也是因为我国发电机工业整体起步太晚,至今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所以技术工人的数量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建厂以后才开始学习、开始实践的,整体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太高。
在亲眼见到了元初的精确度之后,技术工人们斗志昂扬,他们就不信了,他们都干了三年多了,还比不上只干了三个月的小祁?
没这个道理。
他们一定要超越她!
元初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活靶子,被工人师傅们当成了参照物。
但是,挺好的。
她会鼓励每一个人,指出他们每一次的具体的进步,并且指导他们更快的进步。
虽然跟她还是不能比,她毕竟都干了不知道多少年了,说出来吓死人的那种。
领导看着厂里的氛围,每天都高兴地合不拢嘴。他们觉得砚山电机厂有望成为全国第一电机厂。
虽然砚山只是一个在全国排不上号的小城市,但是,他们砚山电机厂将会摆脱这种地域束缚,冲出砚山,走向全国,为国家工业的腾飞做出贡献,在国家的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伟同志打的是青史留名的主意呢。
***
转眼就到了1955年春节。
这时候的春节还是很热闹的。一些传统活动还没有消失。
大街上有拉洋片的,有卖各种小吃、小玩意儿的,小年一过,大街上就时不时响起炮竹声了,都是小孩子们放的单个炮。
各个单位、工厂会组织自己的庆祝活动,有的还不止一场。
电机厂就安排了一次联欢会,职工们自己编排节目、上台演出,有唱歌的,还有跳舞的,还有演奏乐器的。元初还加入了这个临时乐队,在里面负责吹唢呐。
唢呐一响,震撼全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