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迁怒她。同时,她还得罪了谢家!
崔家大公子是谢三小姐的未婚夫!
她去勾引人家的未婚夫,是活得不耐烦了吗!没被人发现还好,被发现了,她有几条命够赔的?
他离京城那么远都知道崔谢两家联姻的事!
陈父顽强地挺住了,没有倒下,他哀求来人进去说,但是这人十分冷酷,丢下一封休书就扬长而去。
他还学着谢二在京城的做法,将陈清允红杏出墙的事大肆宣扬了一番。
他在事发当天就出发了,所以不知道京城后续发生的事情,要是知道了,恐怕还会做得更多、说得更难听一些。
捉奸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一大早,朝堂之上一片弹劾声,弹劾崔博治家不严,弹劾崔世俊悖逆人伦、有伤风化、无耻至极,弹劾乐善伯府小人行径,为贪人家的钱财娶了商户女,以至于坏了京中风气。
要是人人都像崔世俊和陈清允一样,做事不计后果,不顾人伦,只为了自己一时快活,那人与禽兽何异?
他们竟然还鼓动年轻人跟他们一样追求什么真爱,简直不知所谓!
大家纷纷表态,要是自家孩子敢向崔世俊和陈清允学,他们一定家法伺候,哪怕是腿打断,也不能让孩子们干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来。
放平时,大家对这种事可能还不会反应这么大。这种事情就是很弹性的,可大可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但是这回,一是因为崔世俊和陈清允的做法确实是太过分了,影响十分恶劣;二嘛,自然是谢端在后面煽风点火。
谢端,现任吏部尚书。亲自动员他们上书弹劾崔博和崔世俊,他们也不好不答应。如果在谢端和崔博之间二选一,必须得罪一个,他们选择得罪崔博。
崔家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的基本上已经退了,年轻人还没爬上来。崔博现在是鸿胪寺卿,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外交官。
其他人在朝的也都是一些辅助性官职。
和谢家比起来,差得远。
官员们一边弹劾崔家和邹家,一边在心里对谢端骂骂咧咧,把他们都喊出列了,老贼自己称病不朝,肯定是在家里睡懒觉呢!
大家一大早来了没看见他,差点罢工。
但是又不能够。
虽然谢端老贼没有来,但是他的好友、当朝宰相陆衍在呢,笑眯眯的盯着大家,这他大爷的就是个笑面虎。他们一度怀疑陆衍和谢端有奸情,只是没有证据!
这天的朝堂比菜市场还要热闹一些。你方唱罢我登场,全都是骂崔世俊和陈清允的,顺带骂一骂崔博和乐善伯。
皇帝端坐朝堂看热闹。昨天谢三出游,他有两个女儿是谢三的朋友,都跟着一起去了,昨天大街上撒的铜钱,还有一部分是他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