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沾满了湿泥巴的裤子,伸手搓了把脸,叹了口气,刚想回去把头发束好,另一把飞刀又来了,墙上还扎着一张纸条,这回字更多了:给提学官写信,取消元瑞的秀才功名。
县令冷哼一声,“你在教我做事?我难道想不到吗?我正要去写!”
说完,他脚尖一转,本来想回后宅的脚又迈向了大堂。
一边走还一边偷偷回瞄,想看看那两把飞刀的大结局。
他刚才拿下纸条之后,又把飞刀扎墙上了。
他瞄了一眼,飞刀还在,走了两步再回头,飞刀没了。
县令:“……”
孔圣人在上,这回学生遇到大麻烦了!
他回到大堂,铺纸研墨,奋笔疾书,给本省提学官写信,控诉元瑞品行不端、知法犯法,理应革除秀才功名,以儆效尤。
没错,吴氏可能不懂法,但元瑞一定是懂的。
读书人不是只读四书五经的,律法也是必修课。科举考试要考的。元瑞这是明摆着知法犯法。
写完,县令又四下里看,还大声朗读了一遍,等了一会,没有飞刀再飞过来,才在信上盖了印章,晾干之后折起来密封好,喊来了经常帮他往州府传递消息的一位下属,吩咐道:“快马加鞭,将这封信送到提学官冯大人手中。”
下属拿着信走了以后,县令再四下里一看,县衙都快空了,大部分人都派出去了。
他起身去了后宅,重新束好头发,然后回到大堂等待。
保正和师爷绘制画像的工作并不是很顺利,因为保正也描述不清元大丫长什么样子,只知道那是个14岁的姑娘,长得瘦瘦的,穿得破破的,长得……还真不太清楚。
师爷问他细节:“什么脸型?长脸圆脸?大眼小眼?”
保正统统说不清。
师爷问:“她和她爹长得像吗?”
保正想了想,不太确定道:“有点像吧。主要是我们不太经常见到他们。元大山早年还经常和村里人打交道,后来吴氏嫁给他之后,为了供元瑞读书,他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的找事做,村里人很少见到他。更没见过他和元大丫在一起。现在想的话,他们这一家子还挺奇怪的。元大山和吴氏成亲10年了,俩人也没有孩子。”
师爷瘪瘪嘴,心道,那可能是吴氏不想跟他生孩子。
他找出之前的卷宗,从中取出了元大山的画像。之前元大山被劫匪杀害,官府也出面了,当时画下了元大山的画像,今天正好派上用场。“你看看,元大丫和他长得像不像?”
保正对着画像仔细端详,最后说了句:“像。”
接下来,师爷发挥想象力,按照元大山的五官描绘出一个14岁的、面黄肌瘦的小姑娘,问保正:“像元大丫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