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家里孩子确实不少,别的你都照顾到了,唯独我,你没照顾到。因为你根本就没想照顾。你说什么都行,反正户口本和粮油证必须给我。不然我就去举报郑元敏逃避下乡,而你就是帮凶。
到时候,你想转工作给她都不行了呢。或者,你哪怕把工作转给了她,她也还是得下乡,还会被发配到艰苦的地方去。最后你弄个鸡飞蛋打,工作没了,你心爱的二闺女也不能留在你身边。”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我才是无所畏惧的那个。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更别说是你们了。以前我想着,都是一家人,不要计较那么多,但是,我把你们当一家人,你们没把我当一家人啊。”
原著里,委托人下乡,家里什么都没给她准备,下了乡以后也没给她寄东西。理由很多,老大郑元亮要结婚了,郑元敏接班后工资变少了,郑元敏要嫁人了,老大生孩子了,老四老五要上学……
其实,说到底,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这个家没人爱她,仅此而已。
郑元敏说她:“你怎么跟咱妈说话呢?”
元初直接让她闭嘴,“便宜都让你占了,你当然好说话。有本事你别要咱妈的工作,让她把工作转给我,你让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
郑元敏瞬间就不说话了,让工作是不可能的。
看张云不动,元初敲了敲桌子,说道:“你真以为我不敢去举报吗?”
张云说:“举报对你有什么好处?”
元初笑了一声,说道:“也没什么坏处。不举报对我也没什么好处。”
张云盯着她看了几秒,起身把户口本和粮油证给她拿了出来,警告道:“你不要乱来,别想着给你姐报名。如果你报了,我也会去举报的。”
元初笑道:“放心,我没你们那么龌龊不要脸。我只是防着你们而已。”
张云气得满脸通红。
那天出门以后,元初把张云和郑铁军平时的偏心行为宣扬了一个遍。家里五个孩子,她吃穿最差,干的最多,承受的不良情绪最多,同时也把张云打算把工作转给郑元敏的事对外说了。
她是真没打算给郑元敏报名。
说到底,上山下乡是国家政策,她没工作该下乡,这都是政策决定的,唯一让她心有不平的,就是父母的偏心,对她没有丝毫照顾。哪怕后来能运作一下让她回城,他们也没有任何行动,对于张云和郑铁军来说,大概二女儿在婆家的地位比三女儿的命更重要吧。
从那以后,元初每天早出晚归,再也没做过饭,没洗过衣服,没打扫过卫生。
出来以后,她就满城溜达,了解城市风貌。至于找工作的事,她早就锚定了动力机厂的这个萝卜岗,倒是没什么紧迫性。
郑家少了个好用的小保姆,矛盾一下子就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