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将要迁都了!
皇帝诏令正式发出,公告于天下。
除去一些有见识的智者外,余众皆大为惊讶。
其中尤以邯郸之民最为激动。
“怎么就要迁都了,难道咱们邯郸不配做都城吗?”
“皇帝能成今日大事,多亏我河北子弟为其浴血奋战,怎么刚定天下就要将都城迁走了?朝中的司马将军难道就不反对的吗?”
“听人说咱河北的将军都是反对了的,最开始是那些楚人提议要迁都到陈县去,然后又有秦人说要迁到咸阳,最后被司马将军等人据理力争这才改到了洛阳。”
“原来如此,相比陈县和咸阳,这洛阳的位置还算不错,离咱们邯郸也不远,倒是能够接受。”
“管他的,皇帝这次迁都还下诏要为咱邯郸之民免税一年。之前吾儿曾被征去为大军转输粮秣,赐免租税两年,现在皇帝迁都又给免了一年的租税,这岂不就是三年都不用缴纳租税,我觉的不错!皇帝给的够多了!”
这一次的迁都,邯郸人多有不满,不过皇帝的免税政策平息了一部分舆论。
对下层黔首来说,减免租税是实实在在的优惠,能为他们减轻家庭的负担,这让许多人在感叹之余,对迁都的决定并不是很反对。
最为不满的大概就是邯郸当地的大族了,一旦国都迁移,他们就会失去帝都居民的身份,利益损失是极大的。和这比起来,减免一年的租税连屁都算不上。
可现在下层被皇帝抛出的利益安抚,上层的公卿贵族在迁都之事上达成了一致,这些邯郸大族的意见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迁都的事情很快进入了流程。
吴广先派左丞相舒欣前往洛阳,查看当地的具体情况。
洛阳王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百年前。
姬周灭商后,为了方便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区域,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作为周之东都,以成周八师戍卫,控扼东方。
到犬戎之祸时,周平王东迁洛阳,存续了五百余年。一直到五十年前秦王灭周,才终结了洛阳天子之都的地位。
正因为洛阳是周天子所居的缘故,这几百年里天下就算打得再乱,洛阳也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战火波及。就连秦国灭周也是轻易夺取,没有在彼处进行屠杀和摧残,这让洛阳王城保存的很不错。
舒欣传回来的消息就是洛阳可居。
其宫室虽然比不上咸阳的壮丽繁华,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很多都是现成的,只需后续修葺和扩建一下,就可适配天子的地位。
“洛阳既可居,整饬之后,下月正式迁都。”
吴广深知迁都这种事在立国之初最好快速完成,拖得越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