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內。
朱標刚刚批改完奏摺,十三岁的朱雄英走进来。
“父皇,您唤儿臣”
“嗯,礼部安排了行程,过几日父皇要去泰山。
太子,这监国的重任要落在你的身上了。”
“父皇,儿臣监国”
朱雄英不可置信的看著他,现在他已经帮忙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
可毕竟年岁太小,在一些事上手段和想法还是太嫩。
朱標也是从他这个岁数过来的,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听到他不自信的话,笑著走下来,“怎么还有些害怕
当年朕向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帮你皇爷爷处理很多政务了。
在你皇爷爷攻打陈友谅的时候,和皇奶奶一起坐镇后方。
一切处理的也是井井有条。”
朱雄英岁数小,可不傻,马皇后高超的手段,哪是一般人能比的
再加上后方都是名臣大將,自然能处理好很多的政事。
“父皇,儿臣碰到棘手的政务也不太会……”
“什么会不会的父皇当年就会了不是都一点一点学著来吗
谁天生就会了。”
朱雄英抓著脑袋,爷俩走在乾清宫內,外面二人迈步走进来。
老朱带著朱重十赶过来,朱標封禪的消息,老朱和他都知晓。
日子也已经临近,老朱不放心和朱重十联袂来访。
“参见皇爷爷,叔爷爷。”
朱雄英先到的他们二人,朱標立即转身。
“父皇、皇叔。”
老朱笑呵呵走上前,“你们爷俩说什么呢”
老朱走到龙椅上,坐在上面,朱標和朱重十、朱雄英三人分在左右站著。
“父皇,礼部的封禪大典在即,儿臣要赶往泰山。
叫雄英过来是嘱咐他监国之事。”
“皇爷爷,我爹说他这岁数,在您出征的时候已经监国了。”
老朱慈祥的看著朱雄英,“確实,你爹当初可是笨了,没少挨爷爷的揍。
你可別学他,遇事多脑子。”
“你这当著標儿面前就这么教育孩子啊”朱重十马上不乐意。
老朱横眉道:“咋地咱教育咱的儿子孙子也不行
你要是想教育,回家教育你儿子跟闺女去。
咱绝对不管。”
哥俩见面就掐,都已经斗习惯了,朱標、朱雄英掩面偷笑。
“唉,说了两句,你还来劲呢”
“行了,別在这事上说別的,標儿,你这次封禪去,朝中的官员可是带走不少。
辅佐雄英的人定好了吗”
皇帝封禪,朝堂的大臣和勛贵们都要前往。
皇帝的所在就成为了朝廷的中枢。
不过这个所谓的中枢也是京城一些处理不了的奏摺派快马送到御前。
朱雄英留在金陵处理政务,也需要人来帮衬。
“父皇,这次朝堂的佐官全部留下,內阁也留了人。
您和皇叔都要一同前往,礼部安排的是咱们父子俩祭拜天地。”
朱標自小就孝顺,他爹只是退位,並不是驾崩。
一开始礼部定的是朱標自己去封禪,可看了行程后,朱標觉得不妥。
封禪他可以自己,可是这祭拜天地,必须是他和他爹二人。
老朱也比较满意朱標的安排。
朱重十有些不安,笑道:“你们爷俩去吧,老子就留在家里守著雄英。”
朱雄英马上来到他身边,“还是叔爷爷疼雄英。”
“那是,不疼你个臭小子疼谁”
这两年朱重十一直衝在前线,所有风光的事情做了许多。
从台湾回来后,一些事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