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扬出去,对他自己的声誉和前途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强烈的自尊心和后怕,让他选择了隐瞒真相。
他甚至对出手“救”了他的大皇子(虽然他极度不愿承认)产生了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至少,萧景宸没有当场拆穿让他更难堪。
因此,当皇帝萧泽踏入翊坤殿时,看到的并非预想中可怜兮兮的儿子。
萧景翊早已换上了干爽的亲王常服,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除了脸色因为湖水浸泡和受惊而略显苍白外,仪容堪称整齐,甚至还强打精神准备给父皇行礼。
何皇后一看,心里就“咯噔”一下,急忙暗中向儿子使眼色,希望他能“病”得更重一些。
萧泽看着儿子似乎并无大碍,疑惑地看向皇后。
何皇后连忙抢先开口,语气带着引导:
“翊儿,你快跟你父皇说说,是不是有人故意欺负你了?是不是你皇兄和那沈星沫联手……让你受委屈了?别怕,有你父皇为你做主!”
萧景翊接收到母后的眼神,却避开了她的目光。
他想起沈星沫的警告和那双冷冽的眼睛,深吸一口气,对着皇帝躬身道:
“回父皇,并无此事。是儿臣自己不小心失足落水,与大皇兄和沈小姐无关。幸得大皇兄途经,出手相救,儿臣才得以脱险。儿臣还需谢过皇兄相助之恩。”
他这番话,说得有些僵硬,但意思明确。
何皇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满心疑惑与焦急,几乎要脱口而出质问儿子是不是糊涂了!为何要替仇人说话?!
萧泽闻言,却是龙颜大悦。
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儿子们兄弟阋墙。如今听到萧景翊如此识大体,不仅没有借题发挥,反而感念兄长相助,这让他十分欣慰。
他抚须点头,赞许道:“好!难得你能如此宽仁,不迁怒他人,反而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已是初见仁君之风范了。”
“仁君的风范”!这五个字如同惊雷,重重砸在何皇后心上,瞬间砸散了她所有的怒火和不解,巨大的狂喜涌了上来!
还有什么比皇帝亲口认可儿子的“仁君”资质更重要?
相比之下,扳倒萧景宸一时得失,似乎也没那么紧迫了。
她立刻顺势而为,脸上绽放出端庄慈蔼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个哭诉委屈的人不是她:
“陛下说的是。翊儿经此一事,倒是更懂事了。至于沈星沫那孩子……”
她轻描淡写地将话题引开,“虽然无礼任性了些,但毕竟是个失了生母的孤女,咱皇家大气,不必与她小女子计较,那信物之事,随她去吧。”
萧泽满意地点头:“皇后仁厚,是子民之福。翊儿懂事,该嘉奖。宸儿此次能及时出手救助弟弟,兄友弟恭,做得也很好,也该嘉奖。”
听到皇帝也要嘉奖萧景宸,何皇后心中微微一沉,但面上笑容丝毫不减,连忙应和:
“宸儿这次确实做得周到,到底是做哥哥的。陛下放心,臣妾定当好好为这两个孩子筹谋,为他们挑选贤德淑女,早日成家立业,为皇家开枝散叶。”
一场预期的风波,就在萧景翊出人意料的“配合”下,消弭于无形,反而成就了一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皇家和谐图景。
只是这图景之下,各自藏着多少心思,便只有当事人自己知晓了。
何皇后扶着皇帝的手臂走出翊坤殿,回头望了一眼垂首恭送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