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一定要虚心,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
郑百诚经常这样三省自身,这让他受益匪浅;他也是年轻人,他也想放飞自我,就算他不是年轻人,他也想放飞自我,肆意张扬。
可是现实是不允许的,就算是一个地区的首脑,他也不能这样,不然,等待他的,肯定不是什么好的未来。
因此要居安思危,这一点,从李超人当年就说过的一些话里就知道,他当年说过:集团已经常备有一千亿港元……
这就说明,他对现金流的理解非常的到位,他们经历过那些时代,知道很多企业因为现金流缺失的原因而被人狙,因此,他们尽量减少债务,增加现金储备,从而面对来自外部的狙击,从而吓退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
身为一名商业新人,郑百诚自然是小心翼翼,正像他自己想的那样,未来的他,前路坎坷,必然如履薄冰。
如果想摆脱这样的现状,自然要做两手准备,分散投资,套无数马甲。
“……我们要尽可能利用货款,扩张我们的事业,吴总,这个事情,你和财务部的人好好调配,我们不能让供应商感觉我们付款慢,一切按规矩来,我们自己的兄弟企业,二个月账期,再用三个月承兑汇票;非我们兄弟企业,三个月账期,半年承兑汇票……”
最早的承兑汇票是从1982年开始试点,直到1995年开始全面铺开。
杰森公司的账期是三个月结30%,半年后结剩下的尾款,只要商品没问题,都会按照这个结账,郑百诚下过死命令,任何人不得拖延。
到了1995年,承兑汇票开始全面实行之后,郑百诚又改变了支付规则,三个月后给半年的承兑汇票,与原来的相比,其实差不多,而杰森公司可以使用至少半年的资金。
而对内部的账期,郑百诚就宽容许多。给的是两个月账期,三个月承兑汇票,原本九个月的账期,变成了五个月,而且,他们也可以用这个票据直接付材料的货款。
不过在外面,还有两个公司,一个是他自己设立的中转商贸公司,代理那些收购的制造企业产品,进行运营与销售或者批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少工厂的利润,方便郑百诚以后操作,是上市还是要做什么,操作都很灵活,而且,工厂只管代工与质量,开发新产品,其他的都不用管,而商贸公司,只管销营销,零售就交给了杰森公司。
这样一条龙下来,各司其职,互相不干涉,独立而受郑百诚管制,可以说完美。
这样的话,集团内部贪污受贿发生的情况就会少了许多,大家也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郑百诚也尽可能的把控自己的产业链了,如果还不行,那只能换血了。
郑百诚这次会议,就是交待一些事情,最后,他说道:“……新年过后,我要出差一段时间,你们这段时间将组成临时管理委员会,负责整个集团的运作,你们当中,每个人有一个月的时间成为轮值主席,还会成立一个监督委员会,我们的开户银行除了中银外,还将增加一个,那就是新时代大陆分行……”
接下来的时间,郑百诚开始在大陆视察自己的产业,在过去他不在的时间里,整个产业,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
今年,也爆发了下岗潮,大量的员工下岗潮也开始了。郑百诚不知道有多少人下岗,但是,也听说了一些传闻,今年大约有几百万人下岗或者买断工龄,下岗人员从北到南,黑省最多,京城最少。
这次的下岗潮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比如纺织相关等,不过百诚信托基金大面积收购企业的行为,获得了许多地方的欢迎,特别是万年基这样的企业,收地,建设大量的商业街,cbd,综合体,不仅提升了当地的形象,也增加了就业。
郑百诚有自己的外贸渠道,需要更多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然后向海外进行出口,就在今年这段时间,他的出口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许多,在北美,卡尔代表的凯瑟琳基金委托GK地产,建立的超市地产综合体项目获得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