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在朱载坖和户部等相关的部院商量之后,决定在武昌、杭州、开封、西安、兰州、成都、济南兴建大型仓储,储备粮食,以备灾荒,增加朝廷的仓储总额,同时加强对于江汉平原、交趾、台湾、辽东、吉林等地的开发,提升大明的粮食生产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荒。
这次的大旱对于大明来说并非没有好处,使得朝廷上很多人看到了开海的重要性,在五年的大旱中,朝廷累计通过海运从暹罗、缅甸等地转运粮食一千八百万石,若是没有这一千八百万石粮食的的话,不知道要多出多少饿殍,所以现在很多官员都上疏要求朝廷加强对于南洋的控制,以保证大明的粮食供应。
在这次的旱灾期间,朱载坖推行以工代赈,雇佣了大量的灾民修整了南北直隶、河南和浙江等省份的道路,使得朝廷北方和南直、浙江等处的直道修筑和各府州县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交通总署正在试验在南京八卦洲上修筑桥梁,这是朱载坖最关心的事情,因为朝廷的直道在南京被隔断在长江两岸无法贯通,过江客货都要乘船摆渡,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南京江面水深流急,不宜建桥,但是朱载坖还是支持交通总署大胆试验。
现在长江是影响大明交通最大的一个障碍了,当然是要尽可能的在长江上建设桥梁。同时,这次的旱灾还使得朱载坖得以大规模的移民,以充实辽东、吉林、台湾等新收复的地区,大量的灾民被安置到这些地方,重新恢复生产,也使得这次的救灾相对比较成功。
对于大明来说,这次的救灾确实是很成功,实现了朱载坖在之前就说过的几个愿望,不发现民变,也没有瘟疫的发现,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饿殍,这对于大明朝廷和朱载坖本人来说,都极大了提升了朝廷和朱载坖的威望,荒政一向是最难的,而这次连续五年的大旱,朝廷都能够应对,说明大明朝廷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