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个促销专区,把一些特价商品摆出来,吸引顾客进店。”
码头边的人都很实在,看到实惠肯定愿意进来瞧瞧。”
林真逸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想法不错,具体怎么安排,你可以多琢磨琢磨。”
“考虑到镇上不同人群的需求,促销的商品种类也可以丰富些。”
赵猛干劲十足,继续忙碌着手中的活儿。
此时,他又想起一件事,停下手中动作,看向林真逸:“林哥,店里的货物种类这么多,库存管理也是个问题,你有啥建议不?”
码头上的人需求变化快,我怕到时候缺货影响生意和信息收集。”
林真逸思考片刻后说:“可以弄个简单的账本,每进一批货、卖出一件商品都记录下来,定期盘点库存,这样就能清楚掌握货物情况了。”
“另外,和供应商保持好联系,以便在需求变化时能及时补货。”
“咱们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镇上居民和码头往来人员的消费习惯,再调整库存策略。”
赵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些方法默默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林真逸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一起去进货,挑选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起布置店铺,贴上温馨的装饰海报;一起研究如何吸引顾客,制定促销策略。
在他们的努力下,杂货店逐渐有了雏形,只等开业的那一天。
一切准备就绪,杂货店即将开业。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林真逸带着赵猛来到一位老者家中。
这座房子位于小镇的一条幽静小巷里,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林真逸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打开了门。
林真逸笑着打招呼:“颜老,好久不见。”
颜老看到林真逸,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林小子,你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林真逸走进院子,向颜老介绍道:“这是赵猛,以后他在镇上开店,还请您多多关照。”
“赵猛啊,颜老可是镇上的百事通,人脉广得很,码头那些船主、商人,好多都和颜老称兄道弟呢。”
赵猛连忙走上前,恭敬地打招呼:“颜老,您好!能认识您真是太荣幸了,以后还得麻烦您多指点我。”
颜老上下打量着他,笑着点头:“林小子介绍来的,肯定没问题。”
“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在这镇上,就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林真逸带着赵猛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颜老则进屋端来了茶水。
林真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对赵猛说:
“颜老在清源镇人脉很广,无论是镇上的官员,还是各个店铺的老板,都和他熟络。”
“颜色老知道很多镇上的事儿,你多向他请教,对开展工作有帮助。”
“码头的事儿,颜老更是清楚得很。”
赵猛看着颜老,眼中充满了敬佩:“颜老,以后还得麻烦您多指点我。”
“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尤其是怎么和码头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一点头绪都没有。”
颜老摆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
“你们年轻人有干劲,我也希望能帮上忙。”
“码头那些人啊,看着粗犷,其实都很讲义气。”
“你只要真诚待人,多为他们着想,他们自然会和你亲近。”
“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麻烦,别自己硬扛着,来找我。我给你出面,保准没问题。”
随后,颜老和他们聊起了镇上的一些情况,哪家店铺生意好,哪些人比较有势力,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
赵猛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在李老的介绍下,赵猛对清源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增添了信心。
赵猛忍不住问道:“颜老,您说这镇上平时会不会突然来些形迹可疑的人啊?”
“码头人来人往,我怕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