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心都在咱们这边,渔船能配合我的捕劳计划,基本盘打的固若金汤,继续小打小闹也就没啥意思了。”
“别人身家百万,千万,咱们还在十万元户上待着,时代再变,发财的速度和方式也要跟上去,落后人家一步,就要步步落后。”
时间回到几个小时前,一个堪称狂妄的念头出现在顾尘脑海当中。
收购的濒临倒闭的国有工厂。
要么不干,要么就一次到位。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开始自负盈亏。
有的企业凭着本事杀出一条血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歌猛进。
不懂变通的国企开始饿肚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差。
最终被各地管理部门当成包袱,卖给个人和外资。
受到边贸经济影响,丹城从五十年代开始,市里到县里先后修建了大量工厂和国有企业。
随着北棒的经济开始下滑。
以往与他们进行合作的订单数量,也跟着走下坡路。
此消彼长。
国有企业更缺钱,也更容易拿到手里。
除了外国人手里的外汇,国内各地还需要两样东西。
税收,待业青年就业。
捏住这两点,就有办法得到相关部门的保驾护航。
而想要了解当地有没有朝不保夕的工厂。
徐彩霞是最好消息的来源。
敢打敢拼。
脾气虽然不好,却有着许多老爷们都没有闯劲。
紧跟上级脚步。
知道发展经济是最大的功绩。
随即,顾尘借用村委会电话打给徐彩霞。
约定这个礼拜天去家里见她。
周日上午,顾尘一个人骑着摩托车来到家属院。
停车上楼。
开门见山是有一件大事要向徐彩霞打听。
“瞧你这一脸严肃的样子,说吧,啥大事能让你这么严肃。”
徐彩霞给顾尘倒了一杯开水,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她现在可不敢小看这个干弟弟。
顾尘的人脉和眼光,一次次超出了徐彩霞的预料。
“姐,您在咱们当地消息贼灵通,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有没有快要经营不下去,濒临倒闭的工厂,最好是跟鱼货,水产加工沾边的工厂。”
徐彩霞闻言脸色一变,沉声说道:“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心里隐约有个猜测。
又觉得那想法有点太大胆。
“我想把它买下来。”
“你疯了!”
徐彩霞噌的一下站起来,屋内气氛瞬间安静。
亲耳听到那个不可能的大胆想法,徐彩霞脑瓜子嗡嗡作响。
幸亏老马去厂里加班没在家。
要是让他听见,非得拉着顾尘去医院看看脑子。
“小顾,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购买国有工厂,你有几个脑袋!”
徐彩霞的激烈反应并未出乎顾尘的预料。
顾尘大胆说道:“姐,您先听我解释,国有工厂也得吃饭,也得给职工发工资不是,厂子要倒了,我出钱买过来盘活,既能解决工人吃饭问题,也能给县里创造效益,这有什么不好?”
“有什么不好?问题大了!”
徐彩霞气极反笑。
这已经不是问不问题的事情了。
顾尘这么干,等于打有关部门的脸。
“哪怕工厂只剩下一口气,牌子,地皮,设备,包括现有职工和退休职工,它都姓公,公家的公,你个人收购国有工厂这是什么性质,这是动摇根基,是犯大忌讳的。”
说罢,徐彩霞深吸几口气,训斥顾尘飘了。
“你是能人,万元户,有着大量的人脉,可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