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的“百万大裁军”计划,在京城那场充满了“枪与玫瑰”的鸿门宴上,看似是被强行通过了。
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李睿自己,心中都清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风暴,不在朝堂之上,而在那一个个拥兵自重、远离京师的边镇卫所之中。
果然,当那份盖着皇帝宝印和政务院六部大印的《关于全国卫所制度改革及军队职业化建设指导纲要》的正式公文,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全国各地时。
一场酝酿已久的,来自旧军事集团的疯狂反扑,正式拉开了序幕。
……
第一个站出来,公然表示“反对”的,并非是那些,被李睿视为心腹大患的,南方将领。
而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
辽东总兵,祖大寿。
当那份措辞严厉的改革公文,送到宁远总兵府时,这位曾经与李睿“称兄道弟”,并肩作战过的辽东老帅,在看完了所有条款之后,当场就将那份公文,撕得粉碎!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他在自己的议事厅内,勃然大怒!
“他李睿,是什么东西?!不过是我祖某人,一手提拔起来的黄口小儿!如今翅膀硬了,就想连我这把老骨头,都一起给拆了吗?!”
“大帅息怒!”下方,吴三桂、何可纲等一众关宁军的核心将领,也都个个义愤填膺。
“这哪里是‘改革’?这分明就是‘夺权’!”吴三桂第一个跳了出来,他的脸上,写满了桀骜不驯,“什么‘军官进入国防大学学习’?什么‘部队三年轮换’?说白了,不就是想把我们这些,跟着大帅您,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家底,都给收归他那个所谓的‘中央兵部’吗?!”
“没错!”另一名老将,也捶着桌子吼道,“我们关宁军,是我大帅,一手拉扯起来的!凭什么,要交给他们那些,坐在京城里,连仗都没打过的文官去指挥?!”
“大帅!我们,绝不答应!”
“对!绝不答应!”
群情激奋!
祖大寿看着下方这些,群情激昂的骄兵悍将,他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他知道李睿的改革,从长远来看,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却严重地,触犯了他和整个关宁军集团的,核心利益!
关宁军,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强军,靠的不仅仅是精良的装备和丰厚的粮饷。
更重要的,是那种,以“家族”和“乡土”为纽带的,人身依附关系!
将领的亲兵,是自己的子侄。士兵的来源,是自己的同乡。
这种,看似落后,却又极其稳固的“私兵”体系,才是关宁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真正源泉!
而现在,李睿,却要用他那套,冰冷的“职业化”、“国家化”的制度,来将这一切,都彻底地,打碎!
这是他和所有关宁军将领,都绝对无法接受的!
“传我的话!”
许久,祖大寿才缓缓地,开口了。他的声音冰冷而又充满了决断!
“给京城回话!就说,我关宁军,将士一心,只认祖帅,不识朝廷!”
“他李睿的‘新政’,在我辽东,一寸,也休想推行!”
“他若是,敢派人来,强行接收兵权。那就,休怪我祖某人,不念旧情,刀兵相向!”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反对”了。
这是赤裸裸的,军事对抗宣言!
……
祖大寿的这封“回信”,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就在京城,引爆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公然对抗新政的,竟然会是这位曾经被视为“国之柱石”的辽东统帅!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那些本就对李睿的改革,心怀不满的旧势力,仿佛看到了希望,开始蠢蠢欲动。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场新的内战,即将在大明的北方,再次爆发之时。
一个更加惊悚,也更加血腥的消息,却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