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徐怀宁在金陵认识了一位京城来的大人物。
大人物对徐怀宁很赏识,亲自修书一封举荐他去国子监读书。
徐怀宁在全村人的期待下,收拾行囊踏上新的求学之路。
今年是三年一次的乡试年,眼下离乡试还有半个月,徐怀宁便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回来参加乡试。
不仅是他,徐瑾年师兄弟四人也要参加。
就在昨日,徐怀宁携礼登门,希望能与徐瑾年四人一同前往金陵。
不过徐瑾年拒绝了,拒绝的还很直接。
想到昨日看到的人,盛安忍不住感慨:“京城确实养人,在那里待了一年,通体气度大不一样,像是哪个高门贵府出来的。”
听好姐妹这么说,张招娣倒是多了几分好奇:“变化有这么大?他的运气真不错!”
说到运气,她打心眼里羡慕:“先是拜在一位举人门下,后得京城的大人物看重,这世上有几个人能有他这样的运道。”
就是不知道这次的乡试,这人能不能顺利考上举人。
听说中举比考秀才难多了,从及冠之年考到白发苍苍儿孙满堂的比比皆是。
鱼宝年纪尚有,瞧着有几分聪明劲儿,她打算过两年就找个学堂给他启蒙。
要是个读书的料,她不指望中举中进士,能考上秀才光耀一下门楣,将来凭借秀才功名吃喝不愁,她就心满意足了。
盛安摇了摇头:“中举确实不容易,况且咱们东江府学风浓厚,要中举难度更大,瑾年自己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张招娣十分震惊,显然是觉得自己低估了中举的难度。
盛安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次我也要去金陵,估计等你要生了,我差不多就回来了。”
张招娣一听,问道:“你离开这么久,盛园的生意怎么办?”
盛安笑道:“宝秀能顶上。”
宝秀的厨艺天赋最好,也最是得她看重。
年初她把之前买的两层楼铺面收回来改成酒楼,就交给宝蓝宝香宝云三人经营,独独留下宝秀。
宝秀也没有辜负她的厚望,在没有厨艺超级buff的加持下,做出来的菜肴广受客人们的喜欢。
宝秀还钻研厨几道新菜式,这些新菜式都在青州其它酒楼传开了,可是都不如宝秀做的美味。
这也是她能放心去金陵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