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美中不足的是,这只大炉子十分笨重,凭盛安的瘦胳膊瘦腿根本搬不动。
店家倒是可以帮忙送,不过得额外支付十文钱的跑腿钱。
囊中羞涩的盛安舍不得,打算买齐其它东西,就回家借辆推车拉回去。
买好炉子,盛安来到厨具店,买了一口大锅,三十副碗筷以及汤勺笊篱等,一共花了不到三百文,将带来的钱花得所剩无几。
摸着兜里可怜巴巴的五个铜钱,盛安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是太穷了。”
前世盛安也做过十几年穷人,却也没像现在这样穷过。
买什么都要精打细算,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
锅碗瓢盆的分量不轻,盛安两手满满,费了好一番力气,才气喘吁吁的回到家里。
书房里的徐瑾年听到动静,立即放下笔走出来。
看到大汗淋漓,累得直不起身的盛安,他快步上前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懊恼没有坚持跟她一起去。
“哎,力到用时方恨小。”
盛安喘着粗气,羡慕地看着徐瑾年轻轻松松将东西拎起来。
同样是吃五谷杂粮,为什么男人的力气就比女人大。
徐瑾年将东西归置好,给瘫在椅子上的盛安倒了一杯温水:“还需要买什么,我现在去买回来。”
盛安接过水杯吨吨吨,豪放的一抹嘴回道:“还有只大炉子拿不动,得借辆推车拉回来。”
徐瑾年一听,就意识到推车是摆摊必需品。
家里的银钱,不足以支撑买辆新推车,短暂的思索后徐瑾年提议道:
“小姑家有辆闲置的小推车,我带你去小姑家看看。”
盛安立即起身:“赶紧的。”
摆摊卖馄饨,小推车必不可少,若是小姑家的不合适,她就只能找小姑借钱买辆新的。
同徐成林说了一声,两人匆匆赶往徐翠莲所在的张家。
张家父子四人去乡下收猪了,家里只有徐翠莲一个人在忙活。
听完侄子侄媳的来意,徐翠莲直接带他们来到后院,指着角落里的小推车说道:“只管拿去用,不必送回来。”
说完,不等两人回话,徐翠莲快步回屋,又很快出来,将几块碎银塞到盛安手里:
“咱们老徐家还没有出过生意人,你要摆摊卖馄饨老娘不反对,这些钱你拿去做本钱,赚了算你的,亏了算老娘倒霉。”
依瑾年的性子,若不是手头不宽裕,定不会上门借小推车。
盛安万万没想到徐翠莲会这么做,反应过来后急忙拒绝:
“不用不用,该置办的东西已经置办好了,明日出摊就有回钱。”
徐翠莲不耐烦,加重力气继续塞:“给你你就拿着,谁知道你的馄饨有没有客人!”
盛安:“……”
小姑,咱就说能不能有点信心?
两人你来我往的推搡半天,最后还是徐瑾年发话,徐翠莲才不情不愿地收回银子,没好气地瞪着盛安:
“你准备在哪里摆摊?我认识一些人,回头让他们去照顾你的生意。”
盛安笑眯眯地说道:“就在南坊的集市,那里离家近,来回方便。”
南坊的集市,就是这两次去的地方,张家的猪肉摊也在。
那里早上赶集的人最多,盛安卖的是馄饨,做的也是这个时段的生意。
等攒够本钱,她就盘个小铺子,一日三餐都能做。
这样累是累了点,但是赚的也多。
盛安不怕累,怕穷。
“成,做早上的生意,不影响你照顾你公爹。”
徐翠莲对盛安又多了几分满意,看向她的眼神也没之前挑剔。
不管生意能不能做起来,至少这个侄媳妇是个勤快人,也肯为婆家出力使劲。
就凭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