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强大的实力,不管加入到哪一方,都能得到某个军事集团的强烈欢迎。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是完全不着急的。卡洛希望世界大战打得更激烈,西班牙在最关键的时候下场,既能避免战争前期的巨大伤亡,也能在战争前期赚取足够的收入,从而应对加入战争后的巨额军费开支。
虽然西班牙并没有明确的加入法俄协约当中,但法国政府与西班牙签订了一份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再度减少了双方边境的兵力。
西班牙和法国承诺加强各自的经济合作,其中也包括法国和西班牙在西地中海的合作等等。
作为除了英国之外最强大的两个殖民国家,西班牙和法国的本土以及殖民地加起来,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地中海海岸线。
法国和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加起来,可是完全不逊色英国在地中海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西地中海,也就是马耳他岛以西的地中海区域,英国在这里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如。
目前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已经龟缩到马耳他岛以东,而且主要靠着苏伊士运河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除了希腊这个站队比较明确的支持者之外,英国在地中海区域还真的没什么态度鲜明的盟友,从这方面也能看出目前欧洲局势与原本历史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竞争更加激烈的原因。
法俄协约在拉拢西班牙,德奥同盟实际上也在拉拢英国。
德国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拉拢西班牙,但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还是那句话,西班牙并不愿意过早的站队,对法国和德国的态度都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中立并且愿意进行经济合作。
既然拉拢西班牙不成,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将目光放在英国的身上。
虽然英国在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失败了,但英国海军在此之后公布了一系列的军舰建造计划,在无畏舰和超级无畏舰的进度都赶上了西班牙。
目前无法确定英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到底谁更强大,但可以确定的是,等到英国建造更多的军舰出来,英国在无畏舰方面还是能够领先西班牙的,除非西班牙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投资到海军当中,但这是不现实的。
英国可以将军费的大部分都投入到海军的建设当中,而西班牙还要照顾到陆军的发展,投入到海军军费的比例最多也只有六成。
这就导致西班牙建造海军的速度远远不如英国,更何况英国本身的财政也是要比西班牙更加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