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要么被迫认同爱尔兰地区的独立,要么就得强行消灭爱尔兰地区所有支持独立的爱尔兰人,并且对剩下的爱尔兰人进行相当严格的同化和洗脑,这样才能防止爱尔兰地区爆发更大的危机。
爱尔兰地区当时可是有数百万人口的,想要选择第二个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任英国首相都不愿意背负如此巨大的风险。
这也算是英国政体之下的缺点,那就是每一届内阁政府的地位并不稳固,首相的任职时间也没有那么漫长。
大部分内阁首相都没有那么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想的只是在自己的任职时间内安安稳稳地过渡下去,让自己享有这份至高权力的时间再长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那些较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政府可以强行镇压爱尔兰人,最终还是无奈选择放弃的原因。
其实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的政府当中都普遍存在,也是影响各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首相还是总统,这些政府统治者都是有任期限制的。有些政府甚至根本无法安然地度过自己的任期,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被迫下台。
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统治地位是否稳固,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来支撑。
既然想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那就必须得消灭一切有可能引起动荡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之下,保守思想会源源不断地替代进取思想,最终导致各国政府不思进取,只想着安然度过自己的任期,哪管之后接管权力的这些首相和总统要面临的是怎样的风险和危机。
在听到卡洛的询问之后,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的面部表情并没有任何变化。他当然也明白想要推动爱尔兰独立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英国政府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任由爱尔兰独立。
这也代表着,之后的爱尔兰和英国肯定是有一战的。至于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以及他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有没有和英国打一仗的胆量,有的,当然是有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胆量,爱尔兰共和兄弟会一行人也就不可能千里迢迢的来到西班牙了。
因此,帕特里克·亨利·皮尔斯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立刻点头说道:“国王陛下,我明白想要推动爱尔兰的独立有多么不容易。
但作为一名爱尔兰人,我甘愿为了爱尔兰的独立付出一切,只为了让我的祖国能够早日实现独立与自由,不用再忍受英国政府的压迫和剥削。
如果能够获得贵国的支持,我们可以轻易地武装出一支军队,并且正式发动爱尔兰独立战争。
对于贵国来说,爱尔兰独立战争的爆发也是有好处的。只要英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爱尔兰独立,他们就必须要调遣一部分军队前来爱尔兰。
这也代表着,我们可以帮助贵国分散一部分英国的压力,帮助贵国更加轻松地打赢这场战争。
当然,我相信,就算没有爱尔兰的帮助,以西班牙的强大,也是可以轻松的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