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工业规模的庞大可以让美国的武器生产速度变得更快,军舰的建造速度也能超过西班牙本土的建造速度。
但又有什么用呢?一艘军舰的建造时间动辄高达数年,等到美国下饺子一般将第一批军舰建好,战争也差不多已经结束了。
既然无法对罪魁祸首西班牙做些什么,美国就只能将目光聚焦于哥伦比亚的内战,寄希望于哥伦比亚的自由党能够赢得这场内战的胜利。
为了帮助哥伦比亚自由党获得内战胜利,美国政府也算是豁出去了。
在内战爆发几天后,运载着数万支步枪,上千万发子弹,数十门火炮和上万发炮弹的运输船从美国南海岸的港口出发,浩浩荡荡的奔赴哥伦比亚。
虽然美国的常备陆军人数相较于欧洲列强来说只是零头,但美国的武器装备库存还是非常多的。
先不说南北战争结束后淘汰的那些老旧武器,光是近几年换装的一大批步枪,就足以让美国轻松地筹备出一批支援哥伦比亚自由党的武器装备了。
毕竟美国的工业和经济规模都是世界顶尖,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说,几万支步枪和对应的子弹还真的算不了什么。
这样的援助再来几波,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也丝毫不会肉疼。相反,只要哥伦比亚自由党能够赢得内战胜利,哪怕这样的援助还需要再来很多次,对美国政府来说都是划算的。
让美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援助哥伦比亚自由党的武器装备刚刚抵达自由党控制的港口,相关的新闻就立刻被报道在南美洲各国的报纸上。
这下好了,原本还只是简单的推测,这下子又增添了带着照片的证据,直接坐实了美国和哥伦比亚自由党勾结煽动哥伦比亚内战的事实。
这批武器装备并没有帮助哥伦比亚自由党改善内战的局势,反而让哥伦比亚人起了逆反之心。
既然你美国人想要帮助自由党赢得内战,那我偏偏不想让自由党赢得内战。哪怕一些哥伦比亚人并不看好保守党,他们也不愿意支持有卖国之心的自由党。
1898年8月22日,西班牙政府召见了西语国家经济同盟的数个国家大使,倡导西域国家内部应当保持对哥伦比亚内战的中立,不应当干涉哥伦比亚内战,尊重哥伦比亚民众的选择。
之所以在经济同盟中强调中立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委内瑞拉曾经参与了哥伦比亚内战,而他们支持的正是美国人所支持的自由党。
不管经济同盟中的国家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在西班牙政府正式提出了自己关于保持中立的倡议之后,他们就必须得尊重西班牙的想法。
这就是国际地位带来的话语权,不管这些国家乐不乐意,他们都需要思考反对西班牙的后果。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参与会议的西语国家的外交大使纷纷同意了西班牙的观点,他们表示愿意在哥伦比亚内战中保持中立,尊重哥伦比亚民众自己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真正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