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唯一有损失的可能就是英国了。法国这样邀请多个欧洲国家参与关于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划分的会议,甚至还不邀请苏伊士运河实际掌控着英国人的行为,无疑是在正面挑衅英国的权威。
但问题是,英国人还真的没什么好的反制手段。这场会议之所以召开的原因,正是因为各国都忌惮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掌控权。
这也代表着,只要英国人不愿意放弃苏伊士运河的掌控权,就算这次会议最终失败了,还会有其他的会议在未来继续召开。
英国已经和这些参与会议的国家站在了对立面,哪怕没有法国的带头,也会有其他国家明确双方之间的矛盾。
那么问题来了,英国对于法国这样正面挑衅的行为,到底是会退让一步还是直接抵抗到底呢?
对于卡洛来说,这或许是1888年自己最好奇的事情了。正如在德国两位皇帝葬礼时法国的举动有可能引爆战争一样,此时英国人的反应也很有可能引起一场关于运河争夺的战争。
而且和当时的法国人一样,英国也是孤立无援的。虽然看上去战争的目标也只有法国,但谁也不能保证各国是否会为了运河的所有权,也参加这场和英国人之间的战争。
实际上西班牙和许多参与这场会议的国家都一样,大家都是抱着参与也没损失的想法来进行的。
如果法国能从英国的手中强行夺回运河的控制权,那对于参加会议的各国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
就算法国没能从英国的手中夺回运河掌控权,各参加会议的国家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毕竟与英国进行对抗的是法国。
英国总不可能因为各国参加会议就进行问责吧?先不说参加会议的这么多国家英国能否问责的过来,光是这个借口本身就有些站不住脚,英国政府也不可能傻到真的将自己推到欧洲所有国家的对立面。
先不管英国人对于这场会议到底是什么想法,反正法国人召开的会议现场是相当轰轰烈烈的。
各国对于苏伊士运河的使用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讨,一份对于苏伊士运河所有权和运营有关的相关规定正在新鲜出炉。
因为这场会谈需要很长时间的原因,卡诺瓦斯首相在参加了前几天的会谈,大概探讨了一个方向之后,就选择了离开法国,由外交大臣继续代表西班牙参加这次谈判。
而卡诺瓦斯首相返回西班牙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卡洛汇报会谈的具体情况,并且探讨这次会谈有可能引发的欧洲局势变动。
“国王陛下,如果法国和英国有可能爆发一场战争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准备对摩洛哥的入侵?”卡诺瓦斯首相一脸兴奋的对着卡洛说道。
如果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一场战争,那这绝对是西班牙苦等了十几年的最好良机。
影响西班牙不能吞并摩洛哥的两个国家正是英法,如果他们无暇他顾,那也代表着欧洲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拦西班牙吞并摩洛哥。
卡诺瓦斯首相之所以兴奋的原因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