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的时刻依靠三国同盟条约给予法国致命一击。但凡法国人敢主动发动战争,俾斯麦首相将会如同上一次的普法战争那样,再一次兵临巴黎城下,并且让法国政府签订一份高达50亿法郎的赔款。
好在法国政府暂时没有发动战争的打算,一时间也不清楚战争不会爆发对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来说到底算不算好事。
威廉一世的葬礼举行的很快,葬礼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作为德意志帝国的首任皇帝,德国人对于威廉一世的贡献还是比较认可的。
在下葬的当天,柏林的街头涌现了数十万名德国人。大家依依不舍的望着装载威廉一世的石棺,一直将威廉一世送到埋葬地这才罢休。
在葬礼结束之后,各国参加葬礼的代表也很快就离开了德国。
只不过有许多国家的外交代表仍然在关注德国的局势,最主要的就是新任皇帝腓特烈三世的身体状况。
没让卡洛失望,腓特烈三世很快复刻了历史上的名号,成为皇帝不到100天的时间就迅速去世,德国皇位也很快落到了皇储威廉的头上。
威廉一世的葬礼结束还没有100天的时间,德国再次为皇帝举行了葬礼。德国皇位如此频繁的变动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关注,这位极其不幸的,在位不到100天的皇帝腓特烈三世,也被欧洲媒体和民众戏称为百日皇帝。
很明显,皇位的频繁更迭对德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沉重的打击。俾斯麦首相接连操办了两场皇帝的葬礼,很明显看出这位已经年老的首相此时身体已经佝偻,精神也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了。
德皇腓特烈三世的葬礼西班牙仍然派出了首相卡诺瓦斯参加,卡诺瓦斯首相对于德国的葬礼也算是轻车熟路。
值得一提的是,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并没有选择参加这次葬礼,而是分别派出了自己的皇储鲁道夫和王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王子。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唯一的儿子鲁道夫目前还没有发生意外。根据历史上的记载,鲁道夫皇储会和自己的情妇在明年殉情自杀。
现在还处于1888年的中旬,这位皇储还没有走到如此极端的境地。
至于意大利国王翁贝托一世派出的王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王子,在历史上也算是有一定的名气。
意大利之所以在一战中反复横跳,最终背叛了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的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也就是现在的王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王子的决定。
意大利王室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在被墨索里尼夺取政权之前,意大利国王都有一定的亲政权。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统一意大利之后,意大利民众对于萨伏依王室还是非常欢迎的。
这也让他的继任者翁贝托一世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力,甚至还推动了意大利的陆海军扩张。
自然而然的,下一位王位继承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