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海口封锁。
奥匈帝国之所以跟着意大利建设海军,也正是为了防止意大利的封锁。虽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关系也不算太差,但同样也算不上太好。
如果不是西班牙王室和奥匈帝国皇室的联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关系,恐怕奥匈帝国对意大利的防备还要更甚。
尽管欧洲大部分列强都参与了这次小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但也有对各国海军扩张无动于衷的国家,那就是沙俄帝国。
在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之后,俄国在欧洲就变得低调了起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生怕自己步了父亲的后尘,连政府的决策都很少参与,特别是亚历山大二世推动的改革方面,亚历山大三世更是很少提出建议,只当一个无情的签字机器。
虽然这确实避免了极端无政府主义者对亚历山大三世的刺杀,但也让俄国的改革向着亚历山大二世所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驰。
在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到现在短短的时间里,俄国政府已经废除了多项有关改革的法令,就差直接宣布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非法了。
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之下,俄国政府自然不会加入欧洲的海军军备竞赛。对于把控俄国朝政的贵族们来说,俄国政府宝贵的财政不能花费在海军的身上,俄国维持现有的海军规模已经足够了。
连卡洛都没想到,西班牙只是和意大利签署了关于两艘铁甲舰的订单,就引发了整个欧洲的海军军备竞赛。
不过这对西班牙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按照历史进程,最近几年是铁甲舰最后的辉煌。
等到19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889年的时候,战列舰就会诞生,铁甲舰就会被扫入历史的垃圾桶。
别看距离1889年还有8年的时间,实际上也只是一眨眼而已。军舰的建造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没个两三年的时间军舰是不可能被编入海军的。
像法国这样大张旗鼓建造六艘铁甲舰的行为,可能等到战列舰时代到来都没能将这六艘铁甲舰全部编入海军舰队。
而法国投入到铁甲舰的资金是实打实的,这也代表着他们不可能放弃铁甲舰的建造。
等到战列舰时代到来,西班牙就可以大力建造属于自己的战列舰,在铁甲舰方面的投入也可以适当性的放弃。
虽然在不知不觉间引动了欧洲的海军军备竞赛,但西班牙政府的目光并未过多放在海军军备竞赛本身。
在送走了意大利购舰团之后,西班牙政府就决定发动对阿散蒂联邦的战争。
在这段时间里,西班牙对阿散蒂联邦各部落的离间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其他部落对于最强大的部落阿散蒂部落的态度变得冰冷了许多,甚至还导致阿散蒂的酋长议事会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原因正是阿散蒂酋长在漫长时间里对各部落利益的侵占。虽然明面上阿散蒂酋长没有任何权力干涉其他部落的事务,但作为整个联邦的统治者,阿散蒂酋长的隐性权力比表面上的权力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