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吗?
因为双方都坚守自己的要求不肯退让,这也导致第一天的和平谈判陷入僵持,根本没有任何进展。
法国外交部长甘贝塔面无表情的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吩咐法国大使向国内汇报目前和谈的进度。
其实法国在参加马德里和平谈判会议之前,也想过邀请其他国家作为中立国参与和平谈判,或者直接另起一桌,无视西班牙的请求。
从西班牙在这场竞争中的外交态度也能看出,西班牙是坚定的站在意大利那一边的。
法国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也是法国想要邀请其他中立国加入这场谈判的原因。
要是只让西班牙当中间者的话,在关键时刻,西班牙肯定还会偏向意大利。
更要命的是,因为只有法国和意大利参与谈判,这也代表着法国将会从一开始就会面对意大利和西班牙两者的压力。
但可惜的是,法国邀请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诸多欧洲列强,所有国家都对这场和平谈判表示不感兴趣。
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拒绝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距离北非太过遥远,自然没有必要为了法国得罪意大利和西班牙。
而英国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英国更希望看到法国和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爆发矛盾。
甚至英国置换西非三块殖民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爆发矛盾。
眼下明显是很好的机会,英国人怎能破坏自己的精心谋划呢?
至于法国同时面对三皇同盟和意西同盟的巨大压力是否会崩溃,英国人也是有着自己的解决办法的。
首先,意西同盟的实力加起来也不如三皇同盟中的德国或者俄国,对法国来说虽然有压力,但并不致命。
其次,英国人已经在极力拆解三皇同盟了。在英国人眼中,俄国的威胁是比较大的,法国其次,德国再次之。
英国人一直想把俄国从三皇同盟中摘出来,同时尽可能破坏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德国也走向俄国的对立面。
如此一来,欧洲大陆将会达成四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德奥对抗俄国,意西对抗法国,这两个单独作战的国家正好是英国的两个心腹大患。
在俄国和法国被牵制的情况下,英国人就能肆无忌惮的在非洲和中东地区扩张,这对英国人来说就是最好的局面。
也正因为如此,哪怕英国人的搅屎棍性格让他们非常关注突尼斯的局势,但最终还是拒绝了法国的邀请,表示不会干涉突尼斯的局势。
这也导致法国只能单刀赴会,哪怕明知道西班牙会在关键时刻站在意大利那边,法国也不得不参加这场和平谈判。
因为如果不参加和平谈判的话,法国就只能接受意大利占领一部分突尼斯土地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