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如此,卡洛就更加重视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挽救西班牙在铁甲舰方面为数不多的优秀造船厂了。
从政府那拿到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全部股份之后,卡洛就决定立即对造船厂展开扩建工作,用三年的时间将皇家瓜尼佐造船厂重新打造为西班牙最大的造船厂,并且拥有建造最新型铁甲舰的能力。
好消息是,拥有奥匈帝国的技术援助以及法国方面的部分支持,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想要拥有建造最新型铁甲舰的能力还是很简单的。
目前唯一困难的就是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规模。因为造船厂的日渐亏损,造船厂的规模也一再缩减。
70年前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厂还是伊比利亚半岛最大的造船厂,为西班牙建造了数十艘强大的风帆战舰。
但在70年后的1872年,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规模已经缩减了大半,造船厂的员工数量甚至不足300人。
虽然理论上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厂是拥有建造铁甲舰的能力的,但光是凭着不到300人的员工数量,想要建造一艘已经落后的铁甲舰都需要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更别说去建造最新型的铁甲舰了。
这样的建造速度要是真靠接国外的订单赚钱的话,恐怕根本养活不了整个造船厂的开销。
1872年10月27日,卡洛和罗伦管家一起前往位于西班牙北部的瓜尼佐港,实地考察曾经西班牙最大的造船厂目前的状况。
因为之前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股份都在政府的手中,政府自然无暇顾及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发展,基本上是放养的状态。
而现任皇家瓜尼佐造船厂厂长安东尼奥·莫那利,更是一个能力十分平庸的家伙。
可以这么说,西班牙四大造船厂的衰弱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的。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西班牙本身的衰弱,导致西班牙政府对海军的重视一再降低,也基本不怎么发展海军了。
四大造船厂损失来自西班牙国内的订单之后,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从国外的军舰订单上想办法,或者去建造那些民间需要的民用船只。
但民用船只的吨位都是很小的,最小的甚至只有几吨。在军用船只已经进化为铁甲舰的时候,大部分民用船只仍然是用铁皮包裹着的木头船,甚至连铁皮都没有。
建造这样的民用船只挣不了什么钱,造船厂在收入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也只能无奈的缩减规模,甚至等待着破产的那一天。
作为西班牙曾经最大的造船厂,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的造船经验是很丰富的,曾经也是拥有最先进的造舰技术。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大规模的造船厂就算缺少了国内的订单,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的境地。
毕竟全世界还有大量的国家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只要每年能够卖出去一两艘铁甲舰,就能帮助皇家瓜尼佐造船厂维持开支。
但很明显,不管是波旁王室控制下的皇家瓜尼佐造船厂还是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