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火从宋仁宗中期之后,持续整个宋仁宗统治时期。
后世人说起宋仁宗,总是要哔哔一句“宋仁宗在位期间因长期和平的局面所以百姓生活富足”吧啦吧啦。哪来的长期和平啊?就算不知道宋朝历史,但凡知道狄青是宋仁宗的名将,也该知道宋仁宗时期战事多,不然狄青在哪立的战功?
因宋仁宗在位期间天灾兵祸不断,财政岌岌可危。在庆历五年,各类商税已经增至宋仁宗刚即位时的三到四倍。田税也迅速增加。
再加上百官能强“邀”百姓来家里免费做工,民间破产者无数,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如此艰难,宋仁宗和那帮名臣想尽了办法缝缝补补。尤其是那群党争失败的宰辅外放地方时,皆铆足了劲儿抚民,没有一人因为政治失意而颓废。
虽然到了宋仁宗末年,势官富姓占田无限,重罚也不能制止,以至“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段艰难的时光还是被宋仁宗撑住了。
唉,后世网络总有人希望穿越到宋仁宗时期当“贫穷百姓发家致富”,嗯,祝福美梦成真,交得起税。反正总比靖康好,对吧?
曹暾拍了拍赵祯的肩膀,老气横秋地安慰应该是来找他寻安慰的皇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区别只是贤明的君主和大臣会怜悯百姓。陛下仁厚,相公贤明,君臣协力,一定能撑过去。”
宋仁宗,加油啊,这才开始,以后的日子更难过。
曹暾心里唏嘘,幸好自己姓曹。你赵家的天下,你姓赵的自己加油,一定没问题滴。
曹暾对赵祯握拳,虽然赵祯没见过别人朝他握拳,还是能看出这是给他鼓劲的动作。
赵祯失笑:“公卿都说天灾是因为朕不修德行,你倒是说天行有常了?”
曹暾道:“小子看史书,反正没见到哪个道德明君在位的时候没有天灾。天下如此大,东边日出西边雨,总有地方风不调雨不顺。”
“史书里写过啊。”赵祯感慨了一声,不再抱怨。
他向曹暾介绍起参赛的虎翼水军,说起太/祖的“不忘武功”旧事。
曹暾假装听得很认真,心里不以为意。你老赵家的祖宗让你们姓赵的别忘武功,结果你们从太宗起就忘光了,现在对臣子说有屁用啊?还真是搞笑。
“太/祖皇帝真是太厉害了!”
“太宗皇帝也是很厉害!”
“真宗皇帝也是明君!御驾亲征,好英武!李唐的太宗皇帝也不过如此!”
曹暾睁大的亮闪闪的眼睛,赵祯说什么他就夸什么,好像一个长辈说什么就信什么的无知幼童。
赵祯被哄得眉眼弯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8好大的惊喜(第2/2页)
他颠了颠手臂上的瘦弱孩童,一大一小两个脑袋几乎挨在了一起。
章得象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眼睛,然后猛地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