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是他人狭隘(第1/2页)
曹暾得知自己的名声已经传遍东京大街小巷时,撇了撇嘴,继续和毛笔作斗争。
范仲淹将此事告知曹暾,教导的话藏了满腹,就等着曹暾露出惊异神色时全倒出来。
教导太子,学识是小事,道德才是大事。
这道德不是指让太子当个多高尚的道德君子,而是教他知晓对错,不被浮华虚名遮住双眼——寻常人家的子弟被浮华虚名遮住双眼就只是败了自己家,皇帝不识对错就是祸国殃民。
能考童子科者皆自幼成名,后能保有文采者寥寥无几。大部分神童都在吹捧中迷失了自我,不肯再花心思刻苦学习,最后泯然众人。神童事例正好用来给太子讲课。
如果曹暾露出喜色,他会让曹暾静心,然后以泯然众人的神童事例警醒曹暾;如果曹暾能克制自己,他会夸赞曹暾和那些优秀的神童一样,然后举出那些优秀神童的事例。
无论曹暾露出怎样的神色,范仲淹都有对应的教导的话。
但太子撇嘴是个什么反应?范仲淹沉默了一瞬,问道:“郎君似乎并不惊喜?”
曹暾皱着小脸抬头:“惊喜什么?”
曹暾用这个语气和夫子说话,可谓是十分不客气了,但范仲淹没有计较,曹暾便懒得改。
范仲淹道:“郎君已经名冠东京,难道不惊喜?”
曹暾摇头:“我不惊喜,听到我的名声的人也不会惊讶。叔祖父不是讲明了我要考童子科吗?谁都知道我在扬名、养望、行卷。”
范仲淹语塞。自己想教导太子不重虚名,但太子是不是太懂人情世故了?这还是五岁孩童吗?是曹佑教的吗?
他满腹教导的话堵在胸口,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还能说什么?难道教导太子科举官场的弯弯道道?
最终范仲淹只能夸赞道:“郎君很清醒,很好,很好。郎君要如何回应邀请赴宴的帖子?”
如果是寻常幼童,送来的请帖会由师长处理。但曹暾很有主见,范仲淹想听听曹暾的想法。
曹暾道:“请夫子帮我回绝了吧,就说我年幼,精力不济,每日读书习字后便无空出门玩耍了。”
范仲淹问道:“为何?你已经知晓考童子科需要扬名养望,何不把握这个机会?”
曹暾见朱夫子在考校他,便放下毛笔,板着小脸作答:“虽科举前扬名养望是潜规则,但陛下和公卿也不喜学子太浮躁。我的名声既然已经传出,在童子科举办前就该竭力低调,做出刻苦模样了。”
做出刻苦的模样……他是不是该庆幸郎君用的词不是“装出”?范仲淹嘴角十分细微地抽搐了一下:“郎君……很通透。”
太子这人情世故究竟从哪学的?难道真的是曹佑灌输的?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