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他转念一想,若朱夫子真是韩琦认可的友人,那才学肯定极其出众。叔祖父千辛万苦为自己找来这样的夫子,恐怕不会任由自己三言两语就换人。他再担忧,也只能在朱夫子手下学习。
唉,真麻烦。
曹暾便懒得装了,露出日常挂在脸上的恹恹表情,拱手的模样很礼貌,但冷漠的语气很不礼貌道:“小子已经通读五经,正在读史。”
曹佑可不给曹暾谦虚的机会。
他的想法和曹暾一样。朱夫子是韩琦友人,便肯定是儒学大家。叔父一定花了许多心思才为暾儿求来这样的贤才为夫子,暾儿想要换夫子的希望绝对不可能实现。
师生关系极其重要,暾儿性格狂傲,可别得罪朱夫子,耽误以后仕途。
曹暾不愿多说,曹佑便帮他炫耀。
范仲淹的嘴微微张开,半晌忘记合拢,听曹佑把曹暾夸得天花乱坠。
曹暾几乎过目不忘,何止通读,他早就通背了五经,《论语》和《孟子》也已经全部背下;
正在读史也是谦虚的说法,曹暾读史的进度和曹佑差不多,因为曹佑不能过目不忘;
曹暾还在学写诗文,诗词已经通韵律,散文策论更是如同成年人一般老练……
曹佑炫耀起侄儿来,就闭不上嘴。
曹暾给了小叔叔好几个白眼,从马车车座下的小柜子里摸出水囊丢给滔滔不绝的小叔叔润喉。
“暾儿虽然极其优秀,也还是有一些缺点的。他识字很快,学写字却较慢,字写得不太好看。且暾儿虽过目不忘,但要理解了才能背诵。识文断字对他而言还是难了些,所以史书典籍看得比经书慢。”曹佑勉强给小侄儿找了几个不算缺点的缺点。
曹暾还不到五周岁,他说的缺点能叫缺点吗?当然不是。
曹佑只是告诉朱夫子曹暾学识的薄弱处,好让朱夫子教导而已。
曹暾却有点羞恼。
身为穿越者,他即使有过目不忘的金手指,学写字的进度也只比寻常五岁孩童好上不多的一点,他怎么能不羞恼?
其实刚学习识文断字时,他的进度和寻常孩童也差不多。只是他理解了文章后,能迅速背下,才与寻常人拉开差距。
没办法,他也很无奈。
毛笔繁体字实在是太难啦!我前世从小到大都没写过毛笔字!笔画太多我真的记不住!
文言文实在是太难啦!高考语文的那几段文言文,在此时简直和白话文一样简单易懂!
曹暾本来也不想冒充什么神童。反正他只要躺到弱冠,就能抱着姑母的大腿安享富贵。
但无奈,家里太穷了。以曹家的谨小慎微和姑母的严厉,估计曹家子弟若不能靠自己当官,也不会被朝堂重用。而家无余粮,没有遗产继承,在宋朝不当高官就别想躺得舒坦。
如今宋朝科举还要考写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