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满,就表明脾肾同时受伤,所以治疗较为困难。硝石咸寒能清除热邪,矾石能清除骨髓中的顽固热邪,肾主骨,所以用矾石来清除肾热。用大麦粥送服,是担心药物伤胃。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矾石(烧制,二者分量相等)
将以上两味药研成散剂,用大麦粥汁送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疾病会随着大小便排出,小便呈现正黄色,大便呈现正黑色,这就是疾病好转的征兆。
男子出现黄疸,小便通畅,应当给予虚劳病所用的小建中汤治疗。
【注释】妇人在产后或崩漏后出现面色发黄,这是失血导致的黄色,并非黄疸。现在男子发黄且小便通畅,由此可知不是湿热导致的发黄。询问得知,患者必定有失血的病史,从而导致虚黄的颜色显现于外。此时,发汗、攻下、渗湿、利小便等方法都不可使用,只应当按照虚劳失血来治疗,所以用小建中汤调养营卫,黄疸自然会痊愈。
【集注】高世栻说:女子属阴,男子属阳,阴主血,阳主气,男子发黄是阳气虚弱,黄色是土的颜色,阳气虚弱所以土色外显,体内没有湿热,所以小便通畅,这属于虚证,所以应当用小建中汤调和阴阳,调理血气。在《血痹虚劳篇》中有小建中汤主治虚劳病,所以这里说“虚劳小建中”。意思是说,这种男子发黄且小便通畅的病症,也属于虚劳病症。
小建中汤方(见虚劳篇章中。)
酒黄疸,有时没有体表发热,但出现谵语,小腹胀满,想要呕吐,鼻子干燥。如果脉象浮,应当先采用吐法;如果脉象沉弦,应当先采用下法。
【注释】这是详细阐述酒疸的病症。酒性湿且热,饮酒过量的人,必然会产生湿热,从而引发黄疸病。没有体表发热,即没有外感热邪;谵语、鼻燥,表明体内有热;小腹胀满,是湿热蓄积在膀胱;想要呕吐,是湿热蕴结在胃中。如果脉象浮,说明酒热在经络,应当先采用吐法以解除表邪;如果脉象沉弦,说明酒饮在里,应当先采用下法以解除里邪。
【集注】李彣说:胃经,即足阳明之脉,起始于鼻子两侧的鼻根部,所以会出现鼻燥的症状。
患有酒黄疸,必然会小便不通利,其症状还有心中发热,脚下发热,这些就是酒黄疸的典型症状。
【注释】这是详细说明酒黄疸这种病症,是由湿热内生导致的,必然会小便不通利。其症状表现为心中发热,这是胃腑有热;脚下发热,这是胃经有热。这些就是酒黄疸的症状。
【集注】程林说:如果小便通畅,那么湿热就能排出,小便不通利,湿邪就会留在胃中,胃经贯通膈膜,下行到足背,向上熏蒸胃脘就会心中发热,向下流注到足背,就会脚下发热。
酒黄疸,如果心中发热,想要呕吐,采用吐法就可痊愈。
【注释】这是详细说明酒黄疸适宜采用吐法治疗。酒黄疸心中发热想要呕吐,是说胃中烦乱,心中懊恼,想要呕吐,不采用吐法就不能痊愈。
【集注】程林说:后面的病症中热邪严重时会心中懊恼想要呕吐,现在热邪轻微,心中发热也想要呕吐,病在上焦,所以采用吐法可以痊愈。
酒黄疸,如果心中懊恼,或者出现热痛,用栀子大黄汤治疗。
【注释】这是详细说明酒黄疸适宜采用下法治疗。酒黄疸,是指因饮酒过度而形成的黄疸。心中懊恼想要呕吐,有时自行呕吐后就可痊愈,有时服用栀子豉汤呕吐后也可痊愈,这些情况都可以。如果心中懊恼但不想呕吐,或者心中出现热痛,这些情况都不是采用吐法可以痊愈的,所以用栀子大黄汤攻下就可痊愈。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豆豉(一升)
以上四味药,用六升水,煮取三升药液,分两次温服。
【集解】魏荔彤说:酒黄疸,出现心中懊恼,或者热邪严重而疼痛,用栀子大黄汤治疗,这是为实热之邪制定的治疗方法。饮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