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辫少阴病脉症并治全篇1-5

辫少阴病脉症并治全篇1-5(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明:崇祯的人生模拟器 家族修仙从青松灵根开始 我为魔王穿越异界玩卡牌 天帝山 玄幻,我顿悟了混沌体 恶毒千金她是神明之光 伪装咸鱼 顶级尤物:京圈大佬齐聚修罗场 窃香 开局成为系统,掠夺诸天万界

少阴病,出现恶寒,身体蜷缩,并且下痢,手足厥冷的,难以治疗。

【注释】这一条是进一步阐述上条中手足逆冷难以治疗的含义。恶寒、身体蜷缩而卧,虽然是少阴病的症状,但不至于死亡。如果下痢不停,手足厥冷不能恢复温暖,这是只有阴寒而没有阳气,即便没有呕吐、下痢、烦躁等症状,也难以治疗。

【集注】喻昌说:阴寒过盛而阳气全无,即便使用四逆汤等方剂,在阳气几乎消失殆尽的情况下挽回阳气,多数也是无法成功的,所以说难以治愈。

少阴病,四肢逆冷,恶寒,身体蜷缩,脉象摸不到,没有心烦却躁扰不宁的,是死症。

【注释】这一条是总结承接前面三条,来说明难以治愈的死症情况。“四逆”,指的是四肢逆冷,冷过肘膝关节且不能恢复温暖。体表阳气虚弱,所以恶寒。阴主收敛,所以身体蜷缩不能伸展。脉象摸不到,说明生机已经断绝。如果只有心烦而没有躁扰,说明还有可以挽回的阳气,现在没有心烦却躁扰不宁,这是只有阴寒而没有阳气,所以说是死症。

【集注】程应旄说:各种阴寒邪气的症状都已出现,而且脉象又摸不到,说明阳气已经先断绝了。没有心烦却躁扰不宁,是孤阴无所依附,即将自行消亡。经典说:“阴气,安静时精神内藏,躁扰时就会消散。”大概躁扰就意味着阴所内藏的精神向外散失,散失就会死亡。如果早知道恢复脉象以通阳气,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

少阴病,下利,脉象微弱而涩,呕吐并且出汗,必定频繁有便意,每次排便量却反而很少,应当温其上部,用艾灸治疗。

【注释】脉象微弱,是阳气虚弱;脉象涩,是阴血不足。必定频繁有便意,是下利次数多。排便量反而很少,就是现在所说的阳虚血少,出现里急后重的下利病症。呕吐并且出汗,是阴寒在体内强盛,向上逆冲而导致呕吐。阳气虚弱不能固护体表,所以出汗。应当温其上部,适宜用艾灸治疗。

【集注】程应旄说:少阴病下利,可知阳气微弱,然而脉象不仅微弱而且涩,那么就不只是阳气微弱,阴血也已经枯竭了。阳气微弱所以阴寒邪气上逆而呕吐,阴血枯竭所以出汗而且频繁用力排便。在一种治疗方法中,既要助阳又要护阴,那么四逆汤、附子等药物,就都难以使用了。唯有艾灸头顶的百会穴来温阳,既可以代替干姜、附子之类药物助阳并使阳气上行,又可以避免干姜、附子之类药物的辛散走窜而燥伤下焦阴血,所以下利可以停止,终究对阴血没有损伤。由此可见,病在少阴,不能因为难以使用温阳药,就放弃温阳治疗。

汪琥说:按照这条论述,仲景没有说明应当艾灸哪个穴位。《脉经》说:艾灸厥阴俞。常器之说:艾灸太冲穴。这些都是错误的。郭壅说:艾灸太溪穴,虽然太溪是少阴经穴位,也是错误的。仲景说:“应当温其上部。”方有执说:“上,指的是头顶,百会穴就是。”《图经》记载:“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在前顶穴后一寸五分,头顶中央,原本治疗小儿脱肛长期不愈,可以艾灸七壮。”这一条也艾灸百会穴,是为了升举阳气来调节阴阳。

少阴病,下利停止但出现头眩,时时感到昏蒙的,是死症。

【注释】少阴病下利停止,如果胃气调和能够进食,神清气爽,这是将要痊愈的表现。现在下利停止却头眩,时时昏蒙不清醒,这是正气虚脱、神气离散,所以即便下利停止,仍然是死症。

【集注】方有执说:头眩,俗称昏晕。诸阳之气汇聚于头部,下利停止却头眩,是阳气无所依附,向外浮越,神气散乱,所以时时感到昏蒙,死亡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锡驹说:这条死症,关键在于从头眩、时时昏蒙中看出来,如果下痢停止而头不眩不昏蒙,说明体内已经调和,怎么会死亡呢?

张璐说:人身的阴阳相互依存。阴液在下耗亡,那么向上汇聚于头部的诸阳,就会纷纷扰动,所以头眩、时时昏蒙,这是阳气向上脱失,所以是死证。由此可见,阳气恢复下利停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 觉醒异能,众天骄被我折服! 四合院:娄小娥怀了我的孩子 凌云重塑记:从废徒到仙途 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醉惜侯府弃妇重生复仇 消失的我 懵懂流水般的人生 不朽:重生镇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