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法典》的传播和执行做了一个强有力的铺垫。
经过公开处刑事件之后,鼠民们的心理障碍瞬间被扫清了不少,当人人开始自危,害怕被没有依据的处刑之时,《民法典》便呼之欲出。
关于这部《民法典》,完全是杨杰根据部落情况以及自己的法律常识贴合实际起草完成。
《民法典》的内容涉及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十分详细。
尤其对作奸犯科并屡教不改的惯犯采取零容忍,这也是杨杰的意思,不仅要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要让族人们敬法、畏法。
也正是这部应运而生的《民法典》,初步塑造了整个部落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后续相关法律的出台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当其他领主还在为了生存而不停战斗的时候,此时的杨杰已经开始塑造整个种族的意识形态了。
同时,高层的人事变动也开始调整,维克托几次的出色表现直接被杨杰委以重任,随即任命为司法部部长兼公安部部长。
原本担任临时司法部部长的小比利被调到了农业司,主抓粮食这一块。
如果小比利在这一块还是干不出成绩的话自然会被杨杰无情换下。
同样地还有温蒂,女性的善良与仁慈简直成了她摘不掉的标签,虽然在政务的处理上得心应手,担任部落的组织部长兼户籍部部长游刃有余。
但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温蒂的缺点也很快暴露无遗,之前在关于处理蜥蜴人讨论会上,温蒂的感性与仁慈几乎成了她致命的缺陷。
政治是没有温度的,作为部落的首领,杨杰必须从大局出发考虑,现在可是近万鼠口的大部落,一切都得按照规矩来,不然根本难以服众。
有权力的地方就会产生阶级,产生阶级的结果就是上层阶级的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会不停地拉拢中层阶级的人。
而中层阶级的人为了向上迈进必然会选择靠拢上层阶级。
因此拉帮结派是权力导致的必然的结果。
很多人认为权力单纯地来自上层,其实这是本质上的错误,真正的权力从来都是来源于下层。
不是说杨杰命令维克托担任司法部部长后,维克托便拥有了司法部部长的权力。
而是维克托在族群里拥有了司法部部长的影响力杨杰才会委任于他,任命只是一种权力转换的结果,并不是过程。
再换句话说,执行权力的过程中需要下面人的支持,就算杨杰任命小比利去担任司法部部长他的权力还是一种真空状态,因为下面的人根本不服他,真正服的是维克托。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小比利从代理治安部长的职位上下来,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工作做得不好,而是他不具备治安部长的影响力。
在族群里,影响力最大的部门不是什么治安部也不是司法部而是老沙的建设部,现在已经接近了四百人的编制但是还是显得人员紧张。
杨早就看出来了老沙的政治才华,而老沙能够在这个位置上放心大胆地贪,他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是杨杰的信任和支持?
是出色的业务能力?
都不是!
真正原因是老沙对于自身权力的利用和垄断!
这里很多人可能都不理解,需要我着重解释一下。
首先老沙利用职务之便疯狂敛财几乎是全族男女老幼们都知道的事情,但为什么却没人去明目张胆地举报他?
这里就是权力的利用问题。
老沙不仅一个人贪,整个建筑部在他的带领下人人雨露均沾,关键是他还把整个建筑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事情干得漂漂亮亮。
也就是说他把自己作为建筑部长的部分权力拆解分到了建筑部的每一个人头上。
这样一来整个建筑部谁还会去举报他?
这时候会有人问为什么其他部门的人不会去检举他?
这里同样是权力的利用问题,如果说把权力分配到建筑部门的每个人头上带着大家一起敛财是权力的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