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不仅仅找了商社、银行。
总务大臣寺田甚至还去拜见了东京高等裁判所的法官。
说是拜见,但其实也是施加压力。
寺田本来就对东京高等裁判所,擅自启动对日钢的破产程序,感到极为不满。
在见面中,他也直接将这种不满,全部倾泻出来。
裁判所虽然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机构,但是,若说一点压力也感觉不到,这是不可能的。
法官们也了解到日钢工会起大罢工的消息——特别是还引起了的东京环高路段的大堵塞。
这样一来的,法官也知道他们,无法再轻易地作出判决,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判决对现实各方可能产生影响之后的反应。
裁判所这边在感受到了压力之后,也向内阁作出了暗示。
只要有合适的方案,裁判所这边就愿意将破产程序,转为重整程序。
日钢的债权人会议此时也已经组建完毕。
总务大臣寺田,果断重拳出击。
在债权人会议第一次召开时,直接就率领工作组进驻,债权人会议现场。
这些工作组中有公职律师、各个监管机构的人员。
工作组这边给出了一个极为强势的方案。
债权人必须放弃他们大部分的债权,转为持有日钢的股份。
未获得转换的债权,则在五年之后,日钢才进行逐步偿还。
这是对一个小型债权人及其不友好的方案。
向银行那些大机构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像日钢的车间承包商、供应商等等,这样的重整方案简直就是完全牺牲了他们的利益。
不仅仅要放弃大部分债权。
并且,真正拿到现金,也是五年之后。
这些小企业,根本等不了这么久。
可是,反对又有什么用呢?
小企业的债权比例还是处在劣势的。
在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候,北原、宫川、丹羽等人也在现场。
当宫川看到内阁大臣进驻的工作组成员,都是趾高气扬的模样时,她就感觉到不适了。
随后,工作组在债权会议上抛出的重组方案,更是令她难以接受。
这简直就像是在光天化日下进行抢劫。
内阁的工作组也直接明说了——
这个重整方案必须通过。
没有任何妥协和修改的余地。
内阁必须要拯救日钢。
他们不能够坐视日钢就这样真的走向破产的。
工作组明示、暗示,如果不同通过这个重整方案,在场的债权人就会有麻烦。
当宫川在现场看到他们竟然用着这么粗鄙的语言和方式,在强迫人进行同意时,她差一点就要站起来,大声骂他们。
车间承包商和供应商们加起来的债权比例,不到20。
根本无法和银行之类的大债权人进行抗衡。
这一重整方案的通过几乎是板上钉钉。
这些小债权人的利益被彻底牺牲。
可以想见的是,这些小债权人根本不可能撑到五年之后。
因此,重整方案的通过,也意味着这些小债权人的陨落。
日钢虽然被拯救了,但是这些小企业却在之后会走上破产的地步。
虽然日钢工人的工作保住了,但是这些小企业的工人却将失业。
大企业再次成为被优先保护的对象,而小企业却被无视。
大企业中的工人被重视,而小企业的工人,则完全得不到任何的关注。
玉城、谷本、安部等日钢律师,也在债权人会议的现场。
内阁工作组给出的重整方案,他们自然也有参与。
他们十分清楚这个重整方案,就是牺牲小债权人的利益。
他们无比清楚,这个重整方案,将会彻底挫败北原代表的当事人。
玉城在现场的时候,甚至嘴角微微翘起。
她十分清楚,这样一纸方案,意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