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狗鞍和垫子都可以交给老太太来做。
魏平安坐在屋里泡茶时突然想到,貌似自己回来每天都在给张老太太安排手工作业呢。
老太太也没什么怨言,貌似还有的乐在其中的感觉。
傍晚,雪还没停,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迹象。
魏平安正想着要不要提前出门去接媳妇下班,就见周闻推着自行车已经进了小院。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平常这个点还没下班呢。”
到家还不到五点半,确实够早的了。
“一直在下雪,内勤就都提前放了半天假,明天上午也不用去上班,得配合街道办把大白菜发下去……”
每年过冬,送煤球、蜂窝煤,定大白菜等民生类项目,已经是派出所片警和街道办居委会的固定节目了。
“大宝,咱们明天去帮妈妈的忙好不好?”
“我要帮妈妈搬大白菜。”
周岁四岁多的魏大宝其实知道很多事情,也能做很多事情。
毕竟在这个一直都在说虚岁的年代,魏大宝也可以说是六岁了。
四岁的孩子按道理可以做什么呢?
自己洗脸刷牙,自己穿衣吃饭,还可以做家务,也可以去打酱油……
魏大宝因为爸爸常年不在家,妈妈需要去派出所上班,一直都是由太奶奶带着。
隔代亲这个词,可不仅只是说说,是有很强的科学依据的。
所以魏大宝虽然小,但也不是四肢不亲的借口。
如果仔细分辨,他已经有向着周子墨这个舅舅进化方向前进的迹象了。
老太太人很好,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还是非常欠缺的。
老人指责不了,因为她们会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能自己来。
周子墨快速的吃了饭,去院子里挑灯做马扎。
两个马扎的任务,他只完成了半个。
主要是工序不熟练,制作完第一个,第二个就简单多了。
这也是魏平安为什么安排两个手工件的原因。
魏平安没在家吃饭。
拿了老太太特意做的油炸花生米,又从空间掏了一份浦五房的酱汁肉。
这酱汁肉可是为数不多的存货了。
当初在大西北,魏平安都没舍得贡献出来,就自己偷偷摸摸的吃了几回。
他还琢磨这段时间得多去逛一逛,再给系统空间里,补充点京城传统名吃。
冬至那天许大茂也说过一起聚聚,魏平安干脆就又去了一趟后院。
娄晓娥开的门,她正跟许大茂在吃饭,饭吃了一半还没结束呢。
“大茂,正吃着呢,今天下雪没啥事,一起去倒座房李大爷那边坐坐呗?”
“行啊,娥子,我跟魏兄弟和李大爷坐坐去,对了,把我放着的那瓶酒拎着,今儿尝尝我这陈酿……”
许大茂拎着一瓶茅台,两人溜达去了老李头家。
三个人喝酒吃小菜吹牛打趣儿,一顿饭不值几个钱,但大男人之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就熟悉了。
中院分开时,许大茂还大着舌头喊:老魏,今天不尽兴,改天再约……
魏平安很清醒,两瓶酒三个人喝,也就刚触了魏平安酒量的底。
回到家时,大宝已经跟着他太姥姥去小楼睡觉了。
这会儿夜深人静,又到了小两口为魏大宝妹妹的出生而努力的时间段。
“酒足饭饱”
,事后一根烟的贤者时刻来临。
周闻转了个身,迟疑了一会儿,悠悠的开口:“老魏,有件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周闻说这话时情绪有点低落,这件事藏在她心里好久了。
说吧,她心里不舒坦,就像是要把自己的男人切一半分出去似的,心里不是滋味。
但不说的话,又会显得自己太自私,即便不在乎那个可怜的女人,还有个比大宝小不了多少的女娃呢。
这几年的日子有多难熬,风言风语的对一个女人是何等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