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发现有几瓶果然出现了凝固现象。几个混在人群中、负责暗中售卖假药的药贩子,当场被愤怒的百姓扭送官府。混乱中,一顶青呢小轿匆匆离去,轿帘被风吹起一角,露出半张苍白的脸——竟是瑞王府那位“病逝”多年的太医,当年瑞王炼制毒药,就是由他负责,没想到他一直隐姓埋名,潜藏在京城。
风波过后,太子不仅没有关闭“澹台记药铺”,反而默许了它的存在。老五按照太子的吩咐,将药铺的收益半数用来赈济江北疫区,购买粮食和药材,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半数充作军饷,改善边关士兵的生活。而老四在整理药材时,从一袋没开封的药渣袋底,抖出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是娟秀的字迹:“金鳞粉药性过烈,辅以龟甲、甘草熬煮,可缓和药性,兼能滋补”。笔迹与先皇后留下的医案如出一辙,显然是先皇后当年研究“金鳞粉”时写下的备注。
暮春时节,澹台星开始蹒跚学步,总爱溜进药铺,抓着青瓷药瓶玩。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翻了一罐药渣,粉末撒在窗前枯萎的海棠花盆里。谁也没在意,可没过几天,那棵原本已经枯槁的海棠,竟奇迹般地发出了新枝,长出嫩绿的芽叶。老四好奇地取样检验,发现药渣里混着少量南宫家秘传的“枯木逢春散”——正是当年先皇后试图救治因瘟疫枯萎的皇家园林树木时,未能成功的配方,不知为何会混入药渣中。
“母后”太子站在海棠花前,望着新生的枝叶喃喃道。微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落在花盆的泥土里。他弯腰拨开泥土,竟发现土里埋着个锈迹斑斑的铜匣,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卷残损的医书,记载着南宫太医局最后的研究成果:“以百草精华,养天地生气,可辟疫、可救枯,万物同源,皆有生机”。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铜匣和海棠花上,温暖而明亮。太子忽然明白,母亲留下的不仅是医方,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而这间小小的药铺,从一开始的胡闹售卖,到后来揭露阴谋、赈济百姓,竟也渐渐承载起这份守护,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