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们各抒己见,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从靴筒里抽出那把匕首,匕首柄端的朱雀纹在烛光下泛着红光:“明天一早,我们兵分三路。老二,你去太医院后门盯着,要是有守卫巡逻,就用弹弓打信号;老三,你带着账册去大理寺,找你师父借调当年先皇后的医案副本;老四,你准备好药粉和工具,负责打开药材库的锁;老五,你就用你的桂花糕,把守门的王公公引开。我去南宫麟的书房,找他修改药方的证据。“
“那太子哥哥呢?“老三突然问,“如果他也去南宫太医局,会不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老大沉默了片刻,想起龙袍上的血蚕丝和那颗血杏果核:“太子哥哥现在肯定在查先皇后的死因,他不会轻易行动。我们先找到证据,等时机成熟,再把一切告诉他。“
几人相视一眼,重重点头。老二把弹弓别在腰间,又从怀里掏出几颗磨好的石子,放在桌上:“这些石子都浸过麻药,只要打中守卫的胳膊,保证他半个时辰动不了!“
老三把《大周律》卷起来,塞进袖筒,又拿起账册仔细核对了一遍:“我已经把瑞王的罪证整理好了,等解决了南宫麟,就把这些交给大理寺卿,让他连太后也一起查!“
老四把药瓶排成一列,分别贴上标签:“这个是迷药,这个是能让字迹显形的药水,这个是......“他顿了顿,拿起一个黑色的小瓶,“这个是我新做的'消音粉',撒在门上,开门的时候就不会有声音了。“
老五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块精致的桂花糕,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偏殿:“这些桂花糕里加了蜂蜜,王公公最喜欢了!我还在糕里放了一点点安神的药,他吃了会犯困,我们就有更多时间找证据了。“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墙上的朱雀影子突然像是活了过来,振翅欲飞。五个小小的身影在光影中渐渐拉长,虽然年纪尚小,却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坚定。老大把匕首放在案几中央,匕首的寒光与烛火交映,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郑重。
“明天,我们一定要掀了南宫太医局!“老大的声音虽然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对!掀了它!“老二举起弹弓,眼里满是斗志。
“让南宫麟认罪!“老三握紧了拳头。
“还先皇后一个公道!“老四的声音也坚定起来。
“还要给太子哥哥一个说法!“老五举起桂花糕,像是在宣誓。
窗外,月光重新洒满庭院,照在石凳上的龙袍上。袍角的血蚕丝渐渐冷却,那行“烬儿若见,你母非病逝“的小字慢慢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可偏殿内的烛火,却亮得格外耀眼,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点燃第一簇火焰。
深夜的东宫,太子书房依旧亮着灯。澹台烬坐在案前,手中捧着那颗血杏果核,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桌案上,放着从龙袍里拆出的羊皮纸和解药配方,还有那块突厥令牌和通信解码表。
他想起七年前的那个雨夜,白衣女子温柔的笑容和腕间的银铃声;想起先皇后病逝时,自己趴在床边,她最后摸着自己的头,说“烬儿要好好活着“;想起这些年,太后对自己的“格外关照“,和南宫麟每次给自己诊脉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
所有的线索,像是散落的珠子,终于被一根无形的线串了起来。他拿起朱笔,在纸上写下“南宫麟““先皇后““情丝绕“几个字,又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突然,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太子抬头,看见一只小小的朱雀纸鸢从窗前飞过,翅膀上沾着的紫色粉末,和白天那只一模一样。纸鸢的爪子上绑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是老五稚嫩的字迹:“太子哥哥,明天我们去南宫太医局,给你带好消息!“
太子看着纸条,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他放下朱笔,拿起那颗血杏果核,放在鼻尖轻嗅,仿佛还能闻到江南烟雨的气息。
“母亲,“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儿子一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