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的许多的成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专栏,乃是谢千接受江月阁记者的专访,回应了高宇对他的质疑。
举出了许多的例子,明大乾与大周结盟,对两国的百姓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其中就有白糖、味精、布匹等日常用品价格的降低。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高宇将谢千的文章看完,眸子里露出一抹恍惚之色。
别别人,就连他看完这篇文章后,都觉得女帝登基,两国结盟对百姓而言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连带着对方修的愤怒都减弱了几分。
但他心里清楚,谢千的这篇文章是在避重就轻,只讲好处,不讲坏处!
沉默了几息。
他将手里的江月报收了起来,看向众人,缓缓道:“老夫知道诸位对老夫的方法心存疑虑,但是如今除此之外也无计可施,请诸位回去以后暂且这么做,若是行不通,再换个法子。”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众人在心里叹了口气,纷纷起身行礼,离开了高府。
他们走后,整个正堂只剩下高宇一人。
他坐在太师椅上,沧桑的脸庞无喜无悲,整个人仿佛一尊雕塑。
时间流逝。
转眼间就到了第二日。
朝廷革除众多官吏的公文已经批了红,送到了各处的衙门。
收到通知的官吏,却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旧当值。
若是有人阻拦,他们就在宫门前候着。
因而,到了晌午。
在宫门外候着的官吏就已经多达三十几人。
即便是他们没想着闹事,如今看着也像是闹事的了。
当然,他们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更没有表现出义愤填膺的样子。
即便是把守宫门的侍卫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拿他们如何。
毕竟朝廷从来没有规定,寻常百姓不能到宫门前站着。
三十几人里。
站在最前面的正是头发花白,已经上了年纪的高宇。
和其他人不同。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着回到工部衙门。
一直就是在宫门前站着,有人来劝。
他也只是沉默。
站累了就盘腿坐下。
坐的累了,就又站着。
雪已经停了一天多。
宫门前的积雪有专人打扫,因而显得十分干净。
即便如此,天气仍旧寒冷。
高宇这么大的年纪,就算是披着狐裘,穿着几层的衣服,冻个一段时间,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
越来越多的人听了宫门前发生的事情。
许多原先受教于高宇的官吏,终于是看不下去,来到宫门前劝。
只是高宇好似听不见一般,仍旧坚持。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很快,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晋南没有宵禁。
因而高宇仍旧在宫门前站着。
入夜。
高府的人给高宇的身边放了火炉。
给他带来暖意。
夜里气温骤降,若是没有火炉,只一夜,他就得冻死。
一连两日,皆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高宇这位被革职的工部尚书。
晋南城的读书人也都知道了高大人在宫门前站着的原因。
高大人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摄政王独断专横的不满!
而且!
听高大人已经足足两日都没有吃过一口饭!
只要摄政王不收回成命,仍旧固执己见,要将朝廷的许多栋梁之材革职,他就饿死在宫门前!
这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与摄政王做抗争!
一时间。
晋南城的读书人沸腾了,纷纷涌到高宇的身旁,一同绝食!
距离高宇绝食已经两日。
晌午。
文渊阁的暖阁里。
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