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太急,只要年底能开业就行。
等过段时间,你们跟我去趟市里,我把你们引荐给何柿长认识。
到时我们选个地方,把开超市的地方确定。
后续装修的事,就达叔负责,小姑就负责岗前培训,还有联系相应的厂家供货。
除了市里,我打算在县里也开一家,到时最好同时开业,争取把超市一炮打响。”
“就我跟小荷,这么大的事怕是撑不起来吧?”
听着木友达说出的话,牧山河也笑着道:“放心,我手下还有不少人,到时碰到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
另外今年,你们把护照也办一下,我带你们去趟倭国。
多参观一下国外的超市,也能让你们亲身感受,一家超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
后续小姑负责员工招募跟培训,达叔就负责外联跟物资,先试着做起来再说。”
见牧山河都这样说了,兄妹俩还能怎么办呢?
尤其得知,今年兄妹俩还有机会,跟牧山河去倭国见世面,两人自然也是倍感期待。
清楚这是给他们机会,所以兄妹俩虽然怕耽误事,却也不可能临阵退缩。
等到农场又开始新一年的水稻种植,大批附近干农活麻利的村民,也接到村长的通知。
看到陆续运抵田边的秧苗,这些村民也非常感慨跟羡慕。
“唉,咱们的秧苗刚播下去,农场的秧苗就能移栽了。
时间比咱们早不说,关键这秧苗长的可带劲了。
也不知道,他们这秧苗到底咋育出来的。”
“要是你学会了,人家种的水稻,还怎么出口啊!
这种事,咱们羡慕不来的。”
农场水稻能出口创汇,在当地已经不算什么新闻。
真正让人觉得是新闻的,或许还是农场种植水稻不撒化肥不打农药。
除了产量低点,病虫害似乎也没想象的多。
因为都是农活老手,仅仅三天时间,农场上千亩水稻田全部插秧完毕。
对请来干活的村民而言,累是累了点,但农场给钱也真爽快。
除此给的工钱不低,一日三餐吃的还好。
离农场远的村民,甚至还能享受专车接送。
只是村民都清楚,如果干活时偷奸耍滑,那下次上工就不会喊这种人。
都是常在地里干活的,谁偷没偷懒一看便知。
既然农场给这么高的工钱,那他们也要对的起这份工钱。
偷懒的人少干,意味着勤快的村民就要多干。
拿的工钱都一样,那勤劳的村民肯定觉得不满。
好在请来干活的村民都知根知底,他们帮农场干活时,自然不会偷懒。
毕竟,偶尔过来打零工,也能赚点钱贴补家用。
真要因一时偷懒,上了农场的黑名单,下次还有零工需要人手,恐怕就不会找他们了。
那到时候,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其它村民挣这份零花钱啊!
(本章完)
